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山村农家年味浓 欢欢喜喜过大年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石颂军   记者 陆益平

       新邵县陈家坊镇地处湘中山区,距城区23公里。从1月22日(腊月二十八日)起,这个美丽的山区乡镇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除尘扬灰,清洗衣物,忙着筹备年货,春节的年味在这湘中山区小镇弥漫开来。
       开心赶集买年货
       这天恰逢陈家坊镇上赶集,一大早,商贩们就早早摆好摊位,迎接着打年货的客人。   
       “老板,给我称6斤鸡脚,要挑大个的哟。”黄家桥村村民黄新生站在“大众超市”卖肉类的摊位前,朝着老板兴奋地说。他说今年他在深圳上班的大女儿和在云南的二儿子都回家过年,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老太婆在家做饭,他就出来添置些吃的,要和家人一起把新年过舒心。
       陈家坊镇街虽然不大,但是前来购买年货的乡邻挤满了街道,醉倒了镇街。箩筐里、背篓里、蛇皮袋子里、篮子里都装满了各色各样的年货,同时也装着喜悦,装着富足。
      大红对子庆新年
      到了腊月二十八,山村农家院落里一派热闹祥和的气氛,不少人的家门前悬挂着大红的灯笼,门上张贴的春联格外吸引笔者的注意。
      “跟党走旋即迎来温馨小康,迁新居从此告别穷乡僻壤”、“路通千家富,人和万户春”“政策惠民五谷丰登山水齐笑,方向对头六畜兴旺老幼同欢”,村民们纷纷将喜庆的对联张贴在门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副副喜庆的对联,既道出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期盼,也是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给村里带来巨变的真实写照。
      “再往左边一点,春联要贴正,新年才能更喜庆。”在马埠田村石建桥家中,儿媳一边递着浆糊、扶着楼梯,一边指挥着丈夫石都林贴春联、挂灯笼,三间高大的楼房通过精心装饰,再添上红红的对联、挂上灯笼显得非常漂亮。
       “2019年,我爱人在广西打工,挣了五、六万块,我在附近搞电工也挣了七、八万块,原来一家五口挤住在一间60平方的房子里很不舒服,12月将新建的房子装修好,今年过年搬进新屋,住着宽敞舒适的新房过个开心年。所以,贴对联、挂灯笼,既庆贺新年到来,也感谢党的好政策!”石都林高兴地对笔者说。
       “入住洋房全靠政府帮,喜庆乔迁感谢党恩情”、“易地搬迁日久他乡即故乡,精准扶贫来年全民奔小康”、“搬出旧院天地宽,脱贫致富前途亮”,笔者望着一栋栋新房上的对联,感受到农民们自己写的对联虽然平淡,但体现了他们对党的好政策的感激之情!
       杀猪做粑体年味
       腊月二十八日早晨,马埠田村村民石景骞家,七、八个村民正在他家打糍粑,一派热闹的场景。一个个糍粑上面镶着“福、禄、寿、喜”的字样,这印证着家庭幸福、安康吉祥。“虽然现在打糍粑是用机子打,人工做,没有用传统的粑槌打,但糍粑的口感还是一样,这也是体年味的一种乐趣。”石景骞笑着说。
  “快来尝尝,刚炸出来的煎豆腐。”该村石复兴的老婆曾红秀见到我们一行人,站在自家门口招呼起来。笔者看到他家架着一口大铁锅,旺盛的柴火红红火火,那清油的阵阵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桔黄色的煎豆腐芳香扑鼻而来,简直馋涎欲滴。“如今,日子过得真好啊,就像梦里一样。四十年前,我们家里过年有么子呷,连块豆腐都么得呷的,现在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鸡鱼肉都不贵重了,炸点豆腐、鱼、红薯刮片什么的,这就是真真的传统年味。”回想起往昔,那艰苦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面对笔者,曾红秀指着自己一个个置办起来的丰富的年货,感慨地说道。
        “这是地道农家土猪,肉质特别好,别看膘挺肥,吃着特别香!”陈余平老人对自家猪肉的品质特别自信。
陈余平介绍,他是东冲村的贫困户,去年他家在村里的帮扶下养了7头生猪,他都是用自己种的饲料喂养的。去年12月卖了6头,由于去年肉价高,收入在五万余元,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他俩老在家喂猪种田,去年全家总收入达到10万余元,摘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道。他家里留了一头400多斤重的肥猪过年,今天清早就叫师傅帮忙杀了这猪过年,又体会了十多年前又杀猪过年的年味,让全家人过一个开开心心的“脱贫年。”笔者从陈余平那喜悦的脸上看到了党的政策的无比优越。

来源: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4429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