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搬走矛盾的巨石,打通当事人的心路

湖南法治报讯

口述:石东 整理:肖治平、王希、付军慧

基层法院,最常面对的便是“清官难断”的家事纠纷,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案子”,背后往往是双方多年来积累的矛盾,执行难度大,反复执行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兄弟反目,酿成纠纷

“石法官,家里这点事也让你看笑话了,但我也是没办法啊,希望人民法院早点帮我解决问题。”年已古稀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握住我的手,眼带泪花,止不住的叹息着。

“老人家请放心,法院一定公正处理。”我看着老人湿润的眼睛,轻轻地握紧老人的手,庄重回答。

送老人离开后,我对着案卷陷入了沉思。案子并不复杂,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本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三十年前因为宅基地的分配处置,双方发生分歧,从此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三十年来,双方关系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修复,反而因为生活琐事导致矛盾不断升级,最终亲兄弟反目成仇,弟弟一气之下用石块、木头堵住了哥哥家出行的必经之路,哥哥无奈只能诉至法院要求排除妨害。

每一起家事纠纷中看似平常的小矛盾,落到每个当事人身上却是夜不能寐的心头大事。搬掉水泥路上的石头很容易,但是兄弟间心里的石头又该怎么处置?打通申请执行人通行的路,虽然是完成了申请人的诉求,但是不打通兄弟间的心路,简单的就案办案、机械办案,又何谈公平正义?想到此处,我决心给自己“加负”。

三次登门,多管齐下

第一次上门,我带着法院调解经验最足、水平最高的老执行员,信心满满地一同前往弟弟家进行调解。

被执行人一听说我们是法院的,就摆手让我们回去,我们苦口婆心的做工作,被执行人却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一句都不听,初次调解只能作罢。

第二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联系当地村书记,并邀请村中德高望重的乡贤,一同前往弟弟家进行思想工作。

果然,看到熟悉的面孔,被执行人没有了第一次的抵触心理,还主动和我们谈了很多往事,表明其实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就是咽不下心中那口气。

在第二次调解取得不错效果后,我趁热打铁,马上联系该镇的分管副镇长,前往弟弟家进行第三次调解。

这次我们不打感情牌,而是向被执行人讲村规、讲法律,做好释法明理工作,让他明白堵路的行为要承担怎样的不利后果,被执行人这一次明显转变了态度,连忙说给我几天时间让我好好想想。

搬走“矛盾”,“心路”畅通

经过三次调解工作之后,我见时机成熟,邀请一位市人大代表做见证,叫上哥哥一同前往弟弟家,让俩兄弟直面对方,直面问题。

三十年来,兄弟俩第一次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解决矛盾,在一番敞开心扉的畅谈之后,双方终于打开心结,弟弟最终同意搬掉石头。

排除妨害的当天,市人大代表、副镇长、村书记一同来到现场见证,看着石块、木头在执行干警的手中一块一块的减少,仿佛兄弟间三十年来的怨恨,也一点一点的消失,可谓“渡尽劫波兄弟在,心路一通泯恩仇。”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绝不是一句沉甸甸的口号,作为新时代的执行法官,不仅要善于解决案件中的矛盾,还要善于解决案件后的矛盾,强制执行不是为了让当事人“口服”,而是要让当事人“心服”,如此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如此才能称为“切实”解决“执行难”。

责编:伏志勇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来源:法制周报-邵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1746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