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我家有老兵┃永远做“最可爱的人”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唐剑峰)为激发年轻一代的军人梦想,重温老兵的军旅情怀,在全社会进一步浓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新华社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出“我家有老兵”征集活动。请大家晒出家中老兵,分享他们的战斗青春,一起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爷爷(三排左一)上甘岭战役合影

我的爷爷叫唐光清,他是一位和善的老人,同时也是一名光荣的抗美援朝战士。1950年,19岁的爷爷刺破手指写下血书:抗美朝,不打败美帝不回国。年仅19岁的青年,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发出回荡在时代里的铿锵誓言,然后便头也不回地扎进了抗美援朝的炮火堆里,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45师独立高炮25营2连文化教员。

战争是残酷的,我只能从爷爷的故事中窥视那段血泪历史。“那时,比子弹更可怕的是寒冷和饥饿。”爷爷清楚的记得,朝鲜的冬天特别冷,室外温度在零下30℃以下,鼻涕会直接变成冰条。当时部队物资匮乏,行军中为了不暴露行踪,队伍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压缩饼干充饥,或者是可以长时间保存的炒制面粉。

于是,这种口味极差、难以下咽,吃到肚子里甚至会冒酸水的炒面,迅速成为战场上的野战食品。“当饥肠辘辘、口渴难忍,又没有东西可吃的时候,那炒面和雪球简直是美味佳肴了,我们常常是一把炒面一把雪。”爷爷笑道,他告诉我吃炒面是有讲究的,先把积雪攥成一个拳头大小的雪球,然后吃一口雪团,等口腔湿润,再把炒面放进嘴巴,这样就不干巴难咽了。“如果没有炒面,那段时间战士们的粮食问题根本解决不了。”

如今,在饭桌前,面对丰盛的饭菜时,爷爷总能想到战火纷飞的70多年前那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日子。

越来越多的战役被搬上大银幕,我从不质疑里面血肉纷飞的场景。爷爷告诉我,上甘岭战役中,3.7平方公里的战场运输了3万多个炮弹,这些炮弹都得几百人一门炮的往上推。那场战斗异常惨烈,伤员不断被转运下来,缺手、缺脚的伤兵随处可见……“我们有位左腿小腿下半截被炸断的排长,当时需要截肢,没有合适的工具也没有麻醉药,他一声也没有吭地要求医生用木锯把手术完成了。还有一位叫方南的炮手,鼻子被子弹打掉了鲜血直流,当时他用毛巾捂住鼻子继续战斗,最后坚持把美军飞机打下来了。”爷爷哽咽着告诉我。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爷爷在连队射击完毕后,组织阵地转移过程中,与敌人相遇发生战斗。在此次战斗中,他头部被弹片击中,手指头被削掉一半,臂部中弹。“当时敌机突然飞来,对着地面疯狂俯冲扫射,顿时土石迸溅,硝烟滚滚,所幸铁轨挡了子弹,炮弹皮还是把整个棉裤炸的稀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爷爷仍然记忆深刻。

经过卫生员的简单包扎,爷爷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部队继续转移战斗,因此他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部队当时给隆回县发文件,将他列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和失踪人员名单。

经过治疗痊愈后,爷爷找到了原部队,继续参与战斗。爷爷说,他虽然受伤多次,但是在战斗中从没有屈服过,作为文化教员,每当敌机来袭时,都不停鼓舞士气,号召大家坚决把敌机打下来。“我每天的愿望就是能够多打几架飞机。”爷爷说道。

爷爷今年已经92岁,岁月和疾病侵蚀着他的身体,平日里,我们得用平常2倍的声音说话,爷爷才能听清。但对于七十多年前那些战火硝烟的故事,他几乎不假思索就能给出答案,尽管只是些零星片语。

在讲述故事中,爷爷总会不经意间转头看一眼旁边挂得整整齐齐的志愿军军装,上面缀满了各式各样的勋章。细数其间,有1枚二等功奖章、3枚三等功奖章。

爷爷荣立集体二等功证书

那是爷爷一生中的高光时刻,而脱下这身胸前缀满勋章的军装,爷爷在我们眼中,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导员,一个心系集体的后勤组副组长,一个心有大爱的老兵。

1964年,爷爷转业回家,默默地回到家乡勤勤恳恳地工作,深藏功与名,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在单位派驻修木瓜山水库时,因为缺少炸药,工程进度迟迟没有进展,爷爷用在部队懂得的一些知识,不顾危险、挺身而出成立炸药厂自己做炸药,供应修水利渠道。2020年,在武汉新冠疫情发生时,爷爷还第一时间捐赠10000元,支援武汉。对于这些事迹,爷爷说:“能够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是我的幸福。”

爷爷近照

爷爷是我的人生榜样,他一直积极乐观地忙工作、教育后辈,回顾往事,只说保家卫国的骄傲,从不抱怨病痛带给他的痛苦,从不提出任何要求。爷爷是一位可爱、可敬的人,我为我的英雄爷爷骄傲。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责编:伏志勇

来源:湖南法治报

来源:法制周报-邵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0768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