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蔡锷:以廉为锷造共和

【人物简介】

蔡锷(1882年—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云南新军发动“重九起义”,终结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领导了反袁护国战争,粉碎了帝制复辟的企图,以再造共和之功,被誉为“护国军神”。1917年4月,蔡锷被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为民国国葬第一人,1951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廉政事迹】

砥砺锋锷 不开“后门”

1882年12月,蔡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1887年,随家人迁居武冈山门黄家桥(今洞口县山门镇)。蔡父起初做裁缝,后来做过几个行业的小贩,也曾教过私塾。蔡母白天砍柴,磨豆腐,煮酒做饭,夜里则干针线活,和丈夫一起艰难地支撑着家庭。蔡家住宅出门就是山道,崎岖陡峭,阴雨黑夜,泞滑难行。蔡父母常搓草绳做成脚码子,连同捆成火把用的杉树皮,分文不取送给赶路的夜行人。蔡锷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生活清贫仍乐善好施的家风,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的精神风骨,铸就了清廉正派、大公无私、造福黎民的家国情怀。

蔡锷原名为蔡艮寅,1900年追随维新派领袖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他痛定思痛,改名“锷”,意为“砥砺锋锷,从新做起”,表明一种破釜沉舟,刺破青天的志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中。

1911年,蔡锷响应武昌起义,在云南发动起义,宣布云南独立。11月1日,云南成立新的军政府,年仅29岁的起义军临时总司令蔡锷,被公推为首任云南军都督。消息传回蔡锷家乡,亲朋好友异常兴奋。蔡姓和其夫人刘姓两家20余人,不辞辛苦,辗转来到昆明求蔡锷安排工作。刘姓亲友刘肇沣对蔡锷说:“他们远道而来,工作不分大小高低,你总得安插。”蔡锷对刘肇沣说:“五哥,我知道你喜欢游山玩水,你在这里游览一两个月是可以的,我是欢迎的。其余的人我实在不能安插工作,叫他们赶快回湖南去,我帮助他们解决旅费,不要在此久留。”情到话到规则不能违,众亲友也通情达理地离开了昆明。

当年,蔡锷的二弟蔡钟也跑到云南,想求个一官半职,以蔡锷的权力,给亲弟弟谋个差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但蔡锷对这种“走后门”的行为非常抗拒。一天晚饭后,蔡锷找二弟谈心,言明自己身为都督,不能带头开这个口,劝二弟回老家照顾年迈的母亲。蔡钟听后一言不发,闷闷不乐。蔡锷却寸步不让,僵持了一阵,蔡钟见大哥不肯松口,毫无回旋余地,无奈之下徒步返回了老家。

1913年9月,蔡锷在奉调进京离滇时,“先是滇人欲为建立生祠”,被蔡锷坚决制止;后云南省议会议定赠送法金30000元,蔡锷又坚辞,议会亦坚持,出于礼节,蔡锷接受5000元以偿还债务及资助湖广会馆等。1916年,湖南省财政厅厅长袁家普,鉴于与蔡锷的友情,曾考虑安排蔡钟为湖南省铜元局局长,这是一般人求之不得的美差,然而此时在四川因病重即将去日本就医的蔡锷仍不忘此事,专门发电袁家普说,其弟“恐年少,有误公事。”抗战时期,李宗仁路过湖南宝庆,曾去看望蔡锷家人,得知蔡锷两个弟弟家境贫寒,仍在农村干活,没有人当官,不禁肃然起敬。

带头减薪 抑贪扬廉

蔡锷将“淡泊明志,夙夜在公”作为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坚持清廉从政。为解决财政困难,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以蔡锷为首的云南军政府采取系列廉政措施,振兴云南财政,同时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树立军政府清正廉洁的好形象。

1912年1月,蔡锷第一次带头减薪,特致电省内各地军政长官:“吾滇自反正以来,整理内治,扩张军备,经费骤减,入不敷出,深恐财政支绌,不足以促政治之进,则维有约我同行,酌减薪俸,以期略纾民困,渐裕饷源。”他将自己的薪金从每月600元减为120元。遵照蔡锷指示,军都督府制定了具体减薪方案,从上至下将都督府原定的十一级官俸,依次减去八成、七成、六成、五成、三成,士兵饷银照旧额发放。同年6月,下达第二次减薪令,蔡锷将自己的工资又降为60元,仅相当于辛亥革命前新军一个营长的薪俸。在全国各省都督中,蔡锷的薪金是最低的。他说:“公费所入,衣食而外,一以佐军,不欲使家有赢余。”仅有的工资,还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军队。

除了带头削减薪俸,蔡锷还严格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行政经费,一等府厅每月的公、杂费为450元,二等府厅州县为350元,三等州县为250元,并对节约行政开支作了许多具体规定,例如公务员不得侵吞缺额饷银,不得请客送礼,不得受贿和侵吞公款,兼差人员概不兼薪,不得挪用教育经费等,云南出现了“行政经费较前锐减”的好势头。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区域辽阔,加之清朝吏治腐败,地方官员贪腐成风,以致民国初年,地方官员卷款外逃之事常有发生。为了惩治腐败,防范和打击贪官携款外逃,蔡锷高度重视追逃工作,并致电袁世凯,要求全国追逃。电文说:“提运滇鄂饷及铁路股本委员陈阜、前署弥勒县知事费从光、前办仁和厘局毛庆馨侵吞公款,情节甚重,请通饬各省一体协缉,并饬湖南、浙江、江西、四川、江苏等省都督、民政长饬属查传监追,将各该员原籍家产查封备抵……”袁世凯得电后即批令:“应即照准。此令。”国民政府内务部奉令随即通饬相关省的都督和民政长,要求协助缉拿,各省都督府又电令相关县知事“一体遵照办理”,从而在全国布下了天罗地网,有效打击了外逃贪官,对云南反腐败工作产生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在北京期间,袁世凯为拉拢蔡锷,赠万金以祝寿,委以要职。蔡锷不为所动,清廉依旧。蒋百里在《蔡公行状略》一文中说:“身兼督办、参政、将军、办事员等差,循例得俸月可入5000元,公悉任其事而辞其俸。”也就是说蔡锷有多份兼差,虽工作照做,但概不兼薪。

民国初年,蔡锷抑贪扬廉,政绩斐然。朱德后来回忆说,“蔡锷督滇时,廉洁成为一时风尚。”经过蔡锷的治理,云南财政在没有中央和外省协济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发生赤字,反而有所盈余,还主动向中央政府协济20万元。同时,云南财政状况的好转,为民初云南政局的稳定和后来云南首举反袁护国大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戒奢倡俭 不留遗产

蔡锷律己以严,崇尚俭朴,从不“滥使一钱”。蔡锷督滇时规定,不准滥行宴会,非星期日不得宴客,一席之费,不得超过五元。为使上述制度落到实处,蔡锷身体力行,带头执行,纠正前清官场的奢侈浪费之风。有一次,警察局长请蔡锷赴宴,蔡发现不是星期日,即在请帖上批示“违背功令,罚薪半月”。“闻者莫不诧异发噱,而奉令唯谨。”

护国战争时期,蔡锷身患绝症,不携家眷照顾,遣妻子陪老母亲回到宝庆乡下,然后联合云南都督唐继尧通电全国,举起反袁护国大旗,讨伐袁世凯称帝。为了护国战争的胜利,身体濒临崩溃的他,在指挥川南纳溪战役时,“凄战经月,日眠食于风雨之中”“平均每日睡觉不到三点钟,吃的饭是一半米一半砂硬吞”,战前,朱德去见过蔡锷,朱德回忆说:“蔡锷起身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大吃一惊,说不出话来。他瘦得像鬼,两颊下陷,整个脸上只有两眼还闪闪发光。”蔡锷谈了作战计划,朱德说:“可是你不能带队去啊!你有病,要送命的。”蔡锷说道:“别无办法。反正我的日子也不多了,我要把全部生命献给民国。”蔡锷抱着病体,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最前线。

蔡锷起兵讨袁,触怒了袁世凯,袁世凯下令湖南都督汤芗铭查封蔡锷本籍的家产,焚毁他老家房屋。不料蔡锷家中全无产业,当时宝庆知事陈继良回秉上报说:“查锷本籍无一梁之屋,无立锥之地,其母亲寄食其乡人何氏家,实无财产可查封。”

1916年底,蔡锷病危,弥留之际,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家庭,而是国之大事。他感慨道:“不死于对外作战,不死于疆场马革裹尸,而死于病室,不能为国家作更大的贡献,自觉死有余憾。”然后口授随员,遗电国人四件事: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同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二、意见多由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三、此次在川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戴戡,核实呈请恤奖,以昭激励;四、锷以短命,未克尽力民国,应行薄葬。无一言涉及私事。

蔡锷病逝后,人们发现他不仅没有留下任何遗产,生前“尚欠债三四千金”,亏得抚恤金和友人的资助,才得以偿还各种债务。

蔡锷的清廉本色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尽管他立下遗嘱要实行薄葬,但人民为了寄托对他的敬爱和哀思,纷纷请求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典礼,“民国之国葬自公始”。著名历史学家李剑农在为《蔡松坡遗集》作序中写道:“公起家寒素,历岁治军南省,光复之初,开府滇中且二年,未尝为身谋,盖棺后,室家萧然无长物,尤是为当世军人楷模。”

【人物简评】

蔡锷维护共和,不避艰险,苦心毅力,卒底于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以廉为锷,百战沙场,叱咤风云,虽然短暂,却战功显赫,成就非凡,在波谲云诡的清末民初光芒四射,绽放异彩,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价值。孙中山先生挽蔡锷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蔡锷与班超、马援一样,功勋永载史册,彪炳千秋,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

蔡锷治军理政无不时刻恪守清廉之道,身体力行倡导清风正气,举起反袁护国大旗,“为四万万人争人格”。面对亲兄弟谋取“一官半职”的请求,他严词拒绝,不为所动,坚决做到公器不为私用;面对云南财政危机,他刀刃向内,大刀阔斧抑贪扬廉,共克时艰,坚决树立廉洁风尚;面对母亲妻儿,他饱含厚爱,日思夜想,然穿上戎装,誓死护国,一心装着百姓,唯独没有自己和家人,坚决做到以天下为己任……蔡锷的这些“有所为有所不为”俱是君子风度,实为清末民初污浊横流中的一股清流,激扬砥砺时人奋进的力量。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丰功伟绩,归根溯源,与他自幼素洁清贫的家风,立业后清正廉明的作风一脉相承、密不可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建设尤为重要。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夯实道德根基、涵养清廉之气、成就一世清名,蔡锷将军成功的秘诀正在于此。相反,败坏的家风极易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一些领导干部锒铛入狱变成“阶下囚”,往往始于没有把好家风建设“第一道关口”,常常混淆了公义和亲情,打着“光耀门楣”“遗泽炳蔚”等幌子,利用权力为家人牟利或放任家人牟利,甚至出现“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夫妻齐上阵,儿女同贪腐”等家族腐败,最终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留下一世骂名,实在可悲可叹。领导干部在为政生涯中,当以松坡将军为榜样,从“修身、齐家”为起点,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正风齐家,方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邵阳市纪委监委 陈湘林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19232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