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鹅公岭上“鸿雁”飞 守护一方长安宁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4月23日讯(通讯员 胡阳华 李文)12年的风雨历程,12年的悠悠奉献,12年甘于一线的平凡,绥宁县鹅公岭邮政支局邮递员陈代其,像一颗钉子一般死死地铆在岗位上,与桐乡同呼吸、共命运。

侗乡变化的见证者

4月16日,早上8时,陈代其匆匆吃了碗粉,来到邮局分拣室,将报纸、邮件、和包裹分拣好,麻利地将邮包绑在摩托车后座,骑车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鹅公岭侗族苗族乡位于绥宁县西部,距县城45公里,46岁的陈代其负责投递全乡11个村的信件、报刊、包裹,沿途要经过200余个投递点,行程38公里。他骑着那辆暗红色摩托车,已在侗乡崎岖的山路上奔波了12个年头,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一遍又一遍驶过侗乡村落的“最后一公里”,把信件、包裹、汇票、党报党刊和各类致富信息迅速、准确、安全送到人民群众的手中。

说话间,已经到了金坑村,一个叫杨平的女孩子早已在路边等候,一拿到包裹,她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买了东西好多天了,终于到了。感谢叔叔!辛苦叔叔!”

“我见证着侗乡的变化,之前很多村子之间都是泥土路,一到雨天,身上溅得像泥猴!” 陈代其被阳光所烤黑的古铜色的脸,带着汗水的油色光辉。他说,投递路上很多急转弯、陡坡、悬崖,有时候只能小心翼翼地推车前进。如今,村村之间都通了水泥路,直达农户家门口。“再也不用一路泥泞了!”

说话间,陈代其发动引擎,迎着凉风,奔赴下一个投递点。

时光更替,人事更迭,乡村旧貌换了新颜,唯独不变的是鹅公岭上这条“铁打的邮路”和奔波在这条路上的身影。

早在2010年,陈代其这个土生土长的鹅公小伙就“牵手”邮政,成为了邮政大家庭的一员,一晃就是十二年。时光更替,人事更迭,乡村旧貌换了新颜,唯独不变的是鹅公岭上“铁打的邮路”。

侗乡父老的守护者

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大都是守家的老人,陈代其便免费为他们代买药、买米买盐买菜,代交水费电费,常年乐此不疲。

太平村19组一个7岁孩子和一个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庭条件特别困难,陈代其知道情况后,经常在镇上买油买米进行资助,并送孩子的学习用品;刘家村的龙宪云由于年事已高、半瘫痪,子女在外工作,陈代其经常帮老人做些家务,生活用品都是他负责到镇上买好后亲自送到他家里的。龙宪云逢人便夸,陈代其像亲儿子一样。

2020年6月21日晚上10点,在深圳打工的文溪村村民龙景佐突然打电话给陈代其,请他去救救自己的父亲。原来龙景佐的父亲龙开正患有心脏病,晚上9时40分心脏病又发作了,但药刚吃完了,只好打电话向远在深圳的儿子求救。

远水解不了近渴,龙景佐想到了邮递员陈代其,于是就打电话给陈代其请求帮忙。已经上床睡觉的陈代其二话没说,穿上衣服骑着摩托车到镇上敲开药店的门买好药飞奔龙景佐的家,老人终于脱险……

杨光锡,今年68岁,是鹅公侗族苗族乡金坑村五组侗民。家里种了六七亩水田,里里外外全靠他一个人操持。去年4月初的这个时节,杨光锡在水田开着犁田机,一不小心把左脚踝给扭伤了,整个人动弹不得。正在焦急时,恰巧被正在送包裹的“及时雨”陈代其遇了个正着,他二话没说,赶忙把杨光锡扶上摩托车,急急忙忙送到了乡医院救治,还自掏腰包为杨光锡交了医药费。在杨光锡养伤期间,陈代其不顾工作的疲惫,每天坚持给大叔买水果和营养品,帮助大叔做一些家务劳动,伤好后还不忘每次探望。

杨光锡家里无青年劳动力,种田的肥料都成问题。陈代其每年帮助杨光锡把化肥一袋一袋搬运到田间地头,几千斤的肥料就全凭他的一膀子力气和火热劲头,他用行动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位村民,村民们一直放心购买着邮政配送的化肥、除草剂、农药等农用物资,村民们购买的邮政配送的化肥、除草剂、农药等农用物资,他也会一一亲自送上门去。大家相互信赖,水乳交融,邮政事业在这里扎根发芽。

“陈代其待我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做事从来没谈过一分钱。有事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赶过来。不仅对我这样,对所有乡亲都一样,没有人不夸赞的。”杨光锡激动地说道。

鹅公师生的“贴心人”

何为丰,是鹅公中学的一名老师,他基本上每天能看到陈代其,

“陈代其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勤勤恳恳,工作按部就班,甚至有点执拗,他每天将学校的报刊分门别类整理,不管天寒地冻,还是烈日当头,一年四季坚持从一楼爬到六楼分班投送。老师们觉得他太辛苦,告诉他放到收发室就行,可他就是不听劝。”何为丰接着补充道:“我们学校的老师对他的工作都很满意,包括学生和家长。他任劳任怨,勤恳老实,为人和善,遇到学生有困难时,他还会伸出援助之手。

陈康、陈善胜、杨华三位同学的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爷爷奶奶又年迈无力,无人照顾。鹅公岭中学离家十多公里,三人为不荒废学业,每天起早贪黑,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长达三十公里的山路上。陈代其得知了消息,每天都起得很早,开着自己的投递面包车自费接送三位学生,几年来从未间断过。平时不忘嘘寒问暖,关心他们吃不吃得饱?伙食费够不够用?有时发了工资,少不了自掏腰包给他们打打牙祭。2021年,陈康的父亲陈代连打电话给老师何为丰,何为丰如实告知了这些事情,陈代连激动不已,回家后亲自上门感谢,都被陈代其一一回绝。“我是共产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陈代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不论风雨险阻,还是事务纷杂,陈代其甘当“孺子牛”,总是以一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地耕耘好这片“责任田”,累计行程17.3万公里,为人民群众投送信件15689件、包裹155847个、汇票6548张,投递高考录取通知书946件,党报党刊368273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扬,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爱心使者等,2021年荣获“绥宁县劳动模范”。他立志将自己的余热撒播在鹅公岭这片热情的土地上,做一名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劳动模范。

来源: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15119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