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 邵商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 北塔区
邵阳市北塔区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蔬菜产业供应基地(示范片)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21-04-23   来源: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示范片)创建工作的通知》(湘农联〔2018〕105号)、《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度特色强农行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湘农联〔2020〕9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围绕北塔区“一县一特”蔬菜产业,开展蔬菜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示范片)创建,做大做强北塔区蔬菜产业,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农业“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围绕北塔区“一县一特”蔬菜产业,促进蔬菜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融合,稳步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二、创建原则

(一)科学规划布局

以蔬菜主产区陈家桥乡、茶元头街道、田江街道为中心,科学合理规划,以集中布局生产、加工、产地市场、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片,集中连片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以蔬菜规模化种植为基础,蔬菜产地初加工、专业蔬菜市场以及餐饮业协调配套,巩固和完善北塔蔬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链条。

(二)培强市场主体

把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引进作为加快基地建设的抓手、培育产业的平台,加大支持力度,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示范片建设的主体。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发挥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提质扩面、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培育公用品牌

坚持以培育品牌引领产业发展,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突出资源环境和产业特色,加快品牌创建。充分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农户参与到蔬菜优质农副产品基地(示范片)建设中,稳步提高农户在产业各环节的增值收益,不断扩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效,让广大农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三、创建内容

该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培育公共品牌,二是提升供给质量,三是夯实基础支撑,四是促进融合发展等。

(一)培育公用品牌

1.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突出资源环境和产业特色,加快“北塔蔬鲜”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有特色品牌建设,提升示范片蔬菜产业整体竞争力。计划安排财政资金20万元,主要开展“北塔蔬鲜”区域公共品牌整合设计、广告词、品牌故事策划、视觉系统设计、包装应用设计5项活动,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组织实施。

2.开展邵阳市北塔区蔬鲜推介会2场,计划安排资金10万元,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组织实施。

(二)提升供给质量

1.推进“两品一标”认证,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组织从事蔬菜生产经营的合作社申报产品绿色认证5个,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万元,对获得相关认证的企业实行奖补,每个产品认证成功奖补1-3万元。

2.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立足北塔区原有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新建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一个,切实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强蔬菜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加大对基地农产品,基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整合相应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蔬菜绿色发展价值链,全面推进农产品“身份证”认证发展,合格证全区全覆盖,提升绿色优质蔬菜供给,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产品占比明显提升。投资20万元,安排省级资金20万元,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组织实施。

3.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依托邵阳市农科院制定区级蔬菜全链标准生产规范及操作流程。实行和席辣椒、芹菜、包菜、白田萝卜等作物的全面标准化种植,计划安排省级财政资金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万元,由湖南呙氏老农民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

4.推进农产品种植基地绿色防控。建立健全蔬菜绿色病虫害防治体系,对600亩蔬菜基地进行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与疫情疫病监控体系,购置购置杀虫灯、性诱剂等,投资20万元,安排省级资金20万元。

(三)夯实基础支撑

突出壮大“北塔蔬鲜”主导产业,按照“一产精、二产强、三产活”的总要求,把基地打造成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

1.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与邵阳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合力开展种植技术集成模式、绿叶蔬菜保鲜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新鲜蔬菜储藏保鲜技术难题,拉长上柜时间,扩大销售半径,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引进先进适用的蔬菜生产机械装备,大力推广集中育苗、有机肥替代化肥、频振灯诱蛾、机械化采收、田间风干等技术。在育秧、整地、播种(移栽)、植保、喷灌、收获、加工等各生产环节进行试验测试,推动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深入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促进畜禽粪便有效转化、农膜回收,加快农药减量、化肥退出和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0万元,由湖南省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

2.大力引进新品种。在依托“白田萝卜”“和席辣椒”等优质种质资源优势上,加快引进蔬菜新品种(网纹甜瓜、水果彩椒、樱桃番茄、奶油草莓、拇指青瓜),加大提纯复壮、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等支持力度,对现有蔬菜品种进行提纯,培育高产、稳产、优质、抗逆、适应性强的突破性新品种,推进蔬菜种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种业创新在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万元,企业自筹3万元,由湖南省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

3.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北塔区数字农业(园艺)建设试点项目建设,推动种植基地生产作业及田间管理数字化、田间设施及生产设备管控智能化,实现基地到餐桌可视化,大田作业、生产加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化。带动全区及周边地区从传统农业到数字化农业转型;加快推进产业园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发挥村级信息站作用,使其覆盖面不断扩大,应用移动终端服务加快普及,使农民获得的信息服务日益丰富、便捷。

(1)建设智能温室2个,共计5400㎡,投资324万元,配套2套智能化调控设备,投资312万元,附属设施配套38万元,共投资686万元。安排省级资金388万元,企业自筹298万元,由湖南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

(2)新建标准化钢架连栋大棚10000㎡,投资资金205万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60万元,企业自筹145万元,由湖南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新建连栋钢架大棚2000㎡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2万元,企业自筹29万元,由达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

(3)新建单栋大棚10000㎡,安排省级财政资金6万元,企业自筹34万元,由达丹农民专业合作社、田江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

(4)完善标准化基地周边基础设施,新建宽7米长420米的排水渠,配套水闸1座,工作桥1座及其他附属设施,投资280万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80万元,由北塔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组织实施。

(5)新建长580米宽2.5米的机耕路,安排省级财政资金38万元,由北塔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组织实施。

(6)新建产品初加工车间,新建厂房5200㎡,其中同兴村1200㎡,陈家桥村4000㎡,加工设施2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投资398万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78万元。由湖南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

(7)升级仓储与冷链物流设施升级,新建3座田间冷库,库容量分别为60m3³、60 m3、80 m3,投资30万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6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4万元,分别由田江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苗儿村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湖南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购置冷藏车一辆,投资15万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万元,企业自筹5万元,由湖南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

(8)完善蔬菜营销网络,完善江北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升销售网点质量监控水平,升级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严把市场准入质量关口,投资10万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万元,由邵阳市江北农产品批发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精选市区居民集中区建设示范店三家推广产品,搭建农超对接平台,畅通销售渠道,投资50万元,安排20万省级财政资金,企业自筹30万,由湖南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

4、促进融合发展

(1)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利用境内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高、集中连片蔬菜生产基地,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示范片区在生产组织、农资投放、套种模式、生物防控等方面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全区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扶持湖南乐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茂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每家奖补5万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万元。

(2)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整合区内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构建丰富多元的休闲农业新体系。把陈家桥乡产业园区,建设成以休闲农业、示范农业、乡村体验、观光游览、科技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体验区,投资174万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50万元,由湖南呙氏老农民生态有限公司实施。

四、投资安排

1、重点支撑项目

根据创建要求和现有基础,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北塔区蔬菜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示范片主要建设4个项目类别共14个项目。一是品牌培育,包括区域公共品牌与授权使用管理;二是质量控制,包括“两品一标”认证、完善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三是科技支撑,包括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产地初加工、仓储与冷链物流、产地批发市场与销售网点建设、电商平台与服务体系建设等;四是产业融合,包括培育龙头企业、农旅一体化项目等。

2、投资概算依据

(1)建筑工程:根据建构筑物结构形式,参考当地目前市场价格水平,按单位造价指标估算。

(2)主要设备:根据设计选型参考有关生产厂家报价资料和市场情况计算。

(3)安装工程:主材价格参考湖南省定额站颁布的《定额与造价》信息价格计算,安装费用参考有关指标计算。

(4)前期工作费、勘察设计费:分别参考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协业字[1999]45号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精神计算。

(5)其他有关费用:根据国家及湖南省有关规定计算。

3、投资概算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0年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示范片)资金的通知》(湘财农指【2020】111号)和《邵阳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0年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示范片)资金的通知》(邵财农指【2021】5号)的文件精神,省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企业自筹1100万元,邵阳市北塔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示范片)创建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按照申报文件,其支出方向为:培育公用品牌投资3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30万元;提升供给质量投资5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54万;夯实基础支撑投资182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882万,促进融合发展投资184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34万,现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具体实施投资资金使用方案见附表1。

五、资金管理

(一)财政资金支持要求

1、配套资金

财政资金按照“对照方案、先建后报”的方式管理。项目经营主体要加大自筹资金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

2、支持要求

省级财政资金不得用于补助项目前期费用、人员培训等管理费用支出,不得用于补助劳务工资和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支出,不得用于土地、办公场所及职工宿舍购置、租赁、补助等非生产性支出。

(二)项目验收和资金报账

1、验收和报账

实施主体做好项目实施,严格规范专项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有效。建设项目承建主体整体建设完工后,向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财政局提出验收申请,经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财政局实地验收合格后,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财政局向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提交项目验收申请报告和绩效自评报告,由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联合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财政局联合行文拨付省级财政资金。

2、财务管理

项目建设主体严格按照上级批复文件实施项目,不得擅自变更实施内容和建设地点,并制订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会计资料真实、齐全、完整,设立专项资金科目,做到专款专用。农业、财政部门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资金达到绩效目标,发挥最大效益。

3、建设时间

项目实施原则上应在认定批复、资金下达后1年内实施完毕,建设期限为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项目完成后即提出项目验收申请。因故不能按期完工的,必须向市农业农村局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1个月。

六、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北塔区创建省级优质蔬菜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示范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张怡平任组长,北塔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何比峰、区财政局局长林志森任副组长,刘高于、刘邵常、廖卫华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孙英姿任办公室主任,唐泽华负责组织北塔区蔬菜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示范片)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严格绩效考评机制

认真做好项目绩效考评,年度项目完成后,认真深入剖析项目设计、决策、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系统总结项目经验做法,客观评价项目实施成效,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项目设计、规范项目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依据。

附件:邵阳市北塔区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蔬菜产业供应基地(示范片)工作实施方案(图1)邵阳市北塔区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蔬菜产业供应基地(示范片)资金使用方案汇总表

原文下载:邵阳市北塔区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蔬菜产业供应基地(示范片)工作实施方案(图2)北塔区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蔬菜基地工作方案

邵阳市北塔区财政局   

邵阳市北塔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2021年4月22日     

  

来源: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www.shaoshang.cn,All Rights Reserved. 邵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