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调研组一行观摩滩头木版年画制作过程
图为县政协副主席胡芒权率调研组一行在魏源故居实地调研
图为调研组一行在邹汉勋故居听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汇报
图为调研结束后召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
11月6日至7日,隆回县政协组织科教文卫专委委员、宣传文体组专题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政协副主席胡芒权、县政府副调研员罗晓光等领导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滩头镇的烟冲古法造纸作坊、木版年画高腊梅作坊、木版年画"福顺昌"年画传习所,以及罗洪乡的邹汉勋故居、邹门欧阳氏坊,鸭田镇的谭人凤故居,金石桥镇的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司门前镇的魏源故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对隆回县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现状、品牌效应、传承面临问题及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并进行座谈。
在座谈会上,委员们对隆回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隆回县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卓有成效,文物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文物管理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显著效果。希望县文广新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加强文化遗产发掘,完善保护机制,注重合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委员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远规划、资金配套、人才配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发展并重,要创新营销手段,创新文化载体,扩大文化遗产项目影响力,树立隆回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标杆。
胡芒权充分肯定了委员们的发言,他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和非遗保护挖掘工作,拿出详细的方案和具体的举措,开拓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创新保护机制,使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近年来,隆回县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经过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普查、搜集、研究、整理和归类,全县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6处,其中文物保护单位77处,全国重点级1处、省级7处、市级20处、县级49处;确定为国家级首批传统村落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名村1个。基本形成数量丰富、梯度合理、覆盖广泛、类型多样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全县摸查可移动文物收藏国有单位9家,统计可移动文物总量1237件套,其中现已被确定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83件。目前,全县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项目共 2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有滩头年画、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省级项目有花瑶讨僚皈、七江碳花舞、滩头手工抄纸、望星楼通书习俗、花瑶婚俗;另有市级项目11项,隆回县级项目9项。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