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现任隆回县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他,自调县文化局工作十七年来,以"独到的眼光看文化、以创新的手段谋文化、以务实的精神做文化",默默地耕耘在隆回的文化事业上。他带领隆回文化一班人,立足乡土资源、弘扬优秀文化、创新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隆回的文化工作连年名列全市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文化市场管理被评为省先进集体,文化遗产保护步入全国先进。他本人被授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以独到的眼光看文化
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他早已铭记在心。同时,他深深地理解到优秀的文化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弘扬正气,激发斗志。"因此,他积极地向书本要"粮食"、向实践求"营养",养就了独到的眼光。工作中每每能够抓住机遇,先人一着。
2002年初,当中国民协提出进行传统文化田野调查,展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时,他敏锐地意识到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将是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于是,积极主动地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迅速启动了抢救保护工作。建议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的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聘请了省内7名专家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小组;县文化馆加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牌子。
在文化市场稽查队成立后不久,他更是敏锐地感觉到规范化管理是文化市场管理的必然趋势。因此,他与稽查队的同志们一道深入执法,了解执法的全过程,亲自设计了一套规范化执法文书,开全省之先河,为全省所借鉴。
以创新的手段谋文化
"让群众了解文化政策,让隆回跟上全国文化的步伐。"——这是他对文化工作的另一种深度理解和基本要求。"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文化工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总是这样要求与他一道工作的同事与下属。因此,创新思维成为他谋划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全省他率先实行公开听证制度,严格规范了文化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批手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中,他更是高招频频。
他,创新宣传手段。在他的倡导下,隆回县委、县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县委党校培训内容、纳入中小学校的乡土教材;将文化活动举办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乡镇;开办电视专栏进行系统宣传;创编文艺节目下乡宣传。提高了全县人民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他,创新普查方法。推出"全面普查与重点详查相结合、传统普查方法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政府普查与民间参与相结合" 的《三结合普查办法》,厘清了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脉络,保留了最为珍贵的原始素材。有效动员了全县278名民间文化工作爱好者参与到普查工作中。使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开展。
他,创新项目管理措施。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家小组,为项目整理提供了技术保证;建立项目资料库,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为项目传承提供了政策依据。
他,创新传承激励机制。将传承人的生活补贴定格为传承补贴,与传承人的带徒学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带徒授艺有补贴,不带徒不授艺无补贴。让11位传承人收徒25人,为项目传承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创新开发利用途径。在坚持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为全县旅游开发提供了核心支持;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了系列文艺创作精品工程;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好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他,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组织一班人为县政府拟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隆回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评定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以务实的精神做文化
他,以务实的精神,始终站在文化工作的第一线。往往为了明确一个细节、理清一个问题、制定一个方案,亲力亲为,甚至通宵达旦。年纪轻轻,早早落得满头白发。
他精心研究,主持恢复了10个滩头年画传统版本,指导农民画家开发出了年画微缩珍藏版本;他精心组织,花瑶呜哇山歌先后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湖南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及进京演出等均获大奖;他精心打造,成功邀请宋祖英演唱《花瑶情歌》,涌现了《花瑶花月美》、《七月的花瑶山寨》、《瑶山金银花》、《老鼠娶亲》等艺术精品;他精心包装,成功的让《滩头年画》、《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造了全国之最的奇迹;他精心创作,发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建设》等论文5篇。
他充分抓住小戏《祭鸡》获得第11届全国群星奖金奖的有利时机,鼓励本土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的文艺作品,大胆地投入到省内外的竞赛活动中。于是,花鼓戏《儿大女大》获湖南省田汉大奖和邵阳市"五个一工程"特等奖;小戏《山野曲》获得中国首届地方戏牡丹亭剧目奖;歌曲《梦回桃花坪》荣获中国大众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感动中国——2008"征歌大赛一等奖;歌曲《隆回恋歌》在中国音协《歌曲》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第七届"世界之春——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选粹"中获"中国民歌精品金奖",网络上的点击和下载率超过百万次;歌曲《花瑶花月美》获首届湘人湘歌大赛作品奖铜奖演唱三等奖。
他深入调查研究。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时,大胆提出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构想,使上级有关部门逐年加大了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投入力度。
他积极协调各种关系。在全省率先争取资金近100万元成功建成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省率先争取到非专业剧团配备价值30万元的演出车。
他深知人才的重要。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形式,业务精、素质高的6位优秀人才被选拔为二级机构负责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训业务骨干6名;创新用人机制,引进了优秀文化人才4名。
现在,他正满怀信心地率领着全体隆回文化人,向着全国的文化大县强县的目标奋进!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