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一代一代传下去,红军精神不能忘”——洞口县花园镇长岭界下一家人接力守护红军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谢定局 欧阳宗岩

△王水洪(中)与王军在烈士墓前。

绵绵细雨中,矗立在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原西中村)长岭界的革命烈士纪念塔更显巍峨挺拔。

“纪念碑不仅篆刻着红军战士奋不顾身救百姓的如磐初心,还见证了一家四代接力守护烈士墓的鱼水深情。”3月16日,该社区党总支书记邓联德介绍,在当地很多感人的红军故事口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英烈们,安息吧,如今盛世,正如您们所愿!”清明前夕,65岁的王水洪按照惯例绕烈士墓一圈,向笔者讲述起发生在86年前红军长征途中那段的感人故事。

1935年冬,贺龙、萧克率红二方面军的红二、红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队始终尾随追击,妄图把他们消灭在长征途中。同年12月21日中午,红六军团从高沙开往花园,当时有的在李家渡(现为西中社区)一带休整,有的在行进途中。虽然战士们都用树枝、绿叶作了伪装,但国民党飞机还是发现了目标,丧心病狂地投下了6颗炸弹,20多位战士当场光荣牺牲,数十名战士受伤。

△王军(右)与社区党总支书记邓联德(左)在确认当初安葬红军烈士的地方。

当时,王水洪的父亲王康元年仅12岁,放牛回家路过麦子塘时,眼看炸弹就要落在他身边,一名红军战士见状,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将他压在身下。王康元虽然躲过了一劫,但那位战士却英勇牺牲了。当时的场面很惨烈,遇袭现场留下很多的断肢残臂……敌机走后,幸存的红军战士和乡亲们目睹那惨烈的场景,痛哭流涕。为了报答红军战士对儿子的救命之恩,王康元的父亲王仁德冒险叫上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名贫苦农民,与红军战士一道,将牺牲战士的遗体装在临时征集的6口棺材里,安葬在麦子塘的一块空地上。

在红军走后不久,一些土豪劣绅对红军“斗地主、打土豪”怀恨在心,他们恶意煽动当地群众:“红军葬的地方是‘风水宝地’,是李家渡的‘龙脉’所在。如果不把红军的尸体挖出来,丢到河里去,李家渡必定大祸临头……”为了保护牺牲战士们的遗体,村民们连夜将棺木移葬到李家渡长岭界下,并在墓地周围栽上松柏,以示缅怀。

从烈士墓出发,穿过人潮拥挤的西中集市,一条狭窄老街呈现眼前。

△繁荣的西中集市。

王水洪的祖屋在老街的尽头,至今保存着当初土砖加木质结构的模样,已破败不堪。王水洪指着远处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说,红军当初就从这条青石板路经过,遇袭的地点离这里不到200米。

王水洪回忆,获救后的王康元每次从烈士墓回来,就坐在祖屋的门槛上,卷起一根旱烟,若有所思地望着当年红军牺牲的地方。

“是红军救了我的命,世世代代要牢记。”当地老人介绍,从小感恩的王康元思想进步、积极肯干,很快成长为宣传红军精神的骨干,并先后担任过原李家渡村党支部书记和原蓼湄乡乡长。在他的主导下,当时西中公社党委大力支持,王康元就带领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重新修葺了烈士墓,并在墓前竖起一块纪念碑,刻上“长征烈士之墓”6个大字。

在重新修葺一新的烈士墓前,王康元讲得最多的是继承红军精神,带领乡亲们继续奋斗。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春节和清明,都是先到烈士墓祭奠了红军,再祭奠家里的祖先。”王水洪说,不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个传统已经成了王家的家规。

△王水洪家的祖屋及门前的石板路。

1989年,66岁的王康元积劳成疾,遗憾离世。“父亲去世前,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守护好烈士墓。”32年前,守墓的接力棒传到了王水洪手中。

“不管刮风下雨,我坚持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来打扫一次,拔掉杂草,清扫落叶,从不耽误。”今年65岁的王水洪不善言辞,常年的劳累让他过早衰老,几年前由于高血压中风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

“现在我走不动了,就把守墓的接力棒传给了儿子王军和孙子王亿文。”王水洪说起儿子王军,脸上满是欣慰。为了接续守墓,王军放弃了外地的高薪工作,选择在就近周边务工。

每逢周末,15岁的儿子王亿文和7岁的女儿王小朔也会早早起床,拿起小笤帚,跟在王军后面打扫墓地,虽然动作稚嫩却一丝不苟。“一代一代传下去,红军精神不能忘!”王水洪充满希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95713.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