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守初心担使命,党建引领发展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院教职工勇担当、真作为,为学院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党建工作在教师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产教融合育人等方面呈现出新的亮点和特色。

一、 抓好思想建设根本,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学院党总支充分重视理论武装,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根本贯穿于教师教育和发展始终。不断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创新教师培养的思路和举措,建立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分层开发、分类指导的培养机制,强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积极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利用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省级教学团队平台,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以课程组为中心组建课程教学梯队,形成老、中、青结合,教学经验丰富的主干课程教学梯队。二是强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政策引导,在岗位职责、考核评价和职务晋升等制度中,明确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建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技能培训、讲课比赛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积极组织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交流并考察青年教师授课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督促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加强教师的深造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海外或国内高校研修,每年都有数名教师以各种形式出国(境)进行深造、学习和培训,使学院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重点,造就业务精良的战斗集体

至2020年底,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0人,实验技术人员9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辅导员5人。博士学位17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17人、本科12人,外聘教师20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比重逐年提高,师资队伍呈现多种学缘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态势。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等结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学院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一是学历结构较为合理。博士占40.48%,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达76.19%,本科占23.81%。二是职称结构趋为合理。正高占7.14%,高级职称占50%,讲师占45.25%,助教占4.76%。三是年龄结构有改善。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15人,占35.71%;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改善明显。

此外,学院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21年,培养3-4名省内知名、省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引进博士10-15人,博士毕业回校工作1-2人,正常晋升教授2人,使专职教师达到70人以上,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三、 抓好学风建设,做好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工作

1.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核心

学院牢牢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工作,建立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模范榜样培育为基础、网络思想教育为补充、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院通过对学生党员干部开设党建学习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专项教育,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学院通过“五四评优”等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学生典型,作为学院学生学习榜样;学院狠抓官网、微博、微信、QQ群、易班等新媒体管理,加强新媒体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与课堂教学相呼应;学院抓住建党建军建国等纪念日,开展“纪念建党暨新党员宣誓活动”等主题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活动进行融合;结合学校团委要求,认真开展团组织生活。

2.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为工作平台

学院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学院现有于2017年3月组织成立的“向阳花”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达250余人,在邵阳市及周边多个地点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爱心支教、关爱残障儿童、清洁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院食品专业特色,前往各个农产品种植基地进行调研、走访、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学院团队多次荣获邵阳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3人先后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并有志愿者被评为省级优秀个人。

3.以安全稳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工作重心

学院以安全稳定、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的重心之一。经过探索,学院形成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学生会心理部—班级心理委员”三级体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现有二级心理咨询师1人;同时,学院建立了以班长、副班长、寝室长及除寝室长外的另一名寝室成员的信息员队伍,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落实。

4.抓好特殊时段教育、服务、引导工作

学院在新生入学、入学后职业生涯规划、临近毕业就业创业指导、毕业离校等关键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贯彻“学生中心”理念。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推动优良学风建设。截止2020年6月,我院学生党员人数为75人。在2016年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遴选中2013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称号。2016年至2019年,学生荣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34项。2016年至2018年,我院学生会获得“优秀学生会”称号,我院团总支获得“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2015级化学班团支部、2016级食品科学与工程班团支部和2017级化学班团支部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学生荣获校级荣誉称号分别为1282人次。学院始终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水平。学生主持创新项目5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创新项目16项;参加各类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4项,如: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三届中国青年APP大赛铜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二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湖南省第六届、第七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与化学化工创新竞赛一等奖(4项)、第十二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四、 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才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结合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的目标定位和邵阳市的省级“酒果蔬糖”产业集群优势,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办学之路,探索出了“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豆制品加工、生态酿酒、柑橘加工等技术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内外高校同行、食品行业协会领导、食品行业企业家、国家省市教育与科技部门的领导来院交流、开现场会50多批次,教书育人成效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食品安全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都市频道、红网等各类宣传媒体报道100余次。

1.豆制品加工技术享誉全国

与北京康得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豆制品加工技术联合实验室,已建成为豆制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并与合作企业联合建成云南省科技服务站和贵州传统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豆制品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以豆制品加工理论和新技术为研究对象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组建以来,主持和合作承担了国家项目4项、主持省级项目20余项,申请专利5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出版豆制品技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中国食品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市以上奖励5项。豆制品重点实验室在豆制品加工理论研究、豆制品新技术研究、豆制品新装备研究等领域处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豆制品行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之一。所服务的邵阳企业年总产值超过11亿元,使湘派豆干在全国休闲豆制品市场的占有率从不到30%提升到了40%。与福建达利、盼盼、湖南华文、贵州乐豆坊、贵州亮欢寨、河南豆状元等30余家建立合作关系,先后指导了40余家豆制品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创造产值超过30亿元。 发掘中华古老熟浆工艺和酸浆工艺的价值,实现熟浆豆制品的全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打破了国际熟浆法生产豆制品的技术垄断,实验室在行业鼎鼎有名,多次主办和承办豆制品行业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行业技术培训。被誉为中国豆制品行业的“黄埔军校”,《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安全报》等国内权威媒体多次对实验室进行专题报道。

2.与湘窖酒业合作实现双赢

与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31年,共建省、市、校级平台5个,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撑条件。学校聘请公司10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大学生在公司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实习、课程体验式教学的人次数达到700人次/年,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和毕业论文项目源自公司的有120余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以生态酿酒新技术的研究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纽带,省、市立项课题20项,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本,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和专利奖5项,其中《生态酿酒综合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2014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在公司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采用案例与讨论式教学等反哺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

来源:邵阳学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94336.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