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奋力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彰显邵阳担当

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立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12月17日,邵阳迎来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中共邵阳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召开。830万邵阳儿女共同把目光投向这次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的重要会议。

过去五年,极不平凡;放眼未来,充满希冀。

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回望“十三五”,邵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面向“十四五”,广大干部群众期待满怀、信心满怀、斗志满怀。

这是一个点燃激情、逐梦未来的关键节点——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邵阳同全国一样,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征程、新使命、新奋斗,更需要全市上下继续苦干实干、不懈奋斗。此次全会必将引领邵阳沿着新征程不断前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大的信心。

更高起点开创新局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十三五”开局之初,2016年,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省委决策部署,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把“二中心一枢纽”战略,确定为引领邵阳“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

“十三五”期间,邵阳经济总量一步一个台阶,步履铿锵。2016年到2019年,邵阳地区生产总值从1520.86亿元提升至2152.48亿元,突破2000亿元大关,重返全省第二方阵首位,年均增长率排全省前列、大湘西地区首位。

中流击水,奋楫者先。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今年前三季度邵阳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穿越惊涛骇浪,邵阳经济展现强大韧性。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邵阳三次产业结构由21.6:36.6:41.8调整为16.3:27.7:56.0,其中第三产业比重突破50%,整体上升2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五年来,全市市场主体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达到34.99万户,总量和增量分别排全省第四、第三位。今年来,反映地方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的市场主体“四上”单位新增641家、居全省第三,总量突破4726家、排全省前二位;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35家、居全省第一,总量达到1817家、居全省第二。

全国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稳步提升。安邵、武靖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武冈机场通航,怀邵衡铁路通车……“十三五”期间,邵阳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增强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后劲。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全省第四、湘中湘西南第一,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高等级公路、村村寨寨通硬化公路;邵阳进入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3小时经济圈。

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邵阳保持战略定力、乘风破浪,朝着既定目标任务奋勇前行。

更高质量推进产业兴邵

五年来,邵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举全市之力背水一战、卧薪尝胆、久久为功抓产业,产业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步伐更加坚实。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强势崛起——

在产业大潮奔涌中,邵阳因地制宜提出打造“一核一带多点”的工业发展新格局,率先在12个县市区建设湘商产业园,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基本形成。工业走廊累计入园企业2374家,吸引就业28万人,技工贸收入、应缴税收占全市90%以上。沪昆百里工业走廊成为邵阳市引领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快速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的“主战场”,挺起了湖南工业经济发展的“中部脊梁”。

七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今年先后4次集中签约和开竣工项目,签约优势产业链项目18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8个。“135”工程升级版加快推进,在全省三年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一。省级及以上产业园综合评价中,我市排全省第六、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首位,邵阳经开区、邵东经开区千亿园区呼之欲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打造发展新引擎——

今年8月21日,中电彩虹(邵阳)特种玻璃公司一期工程第二条盖板玻璃生产线举行点火仪式,这标志着第二条生产线投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邵阳)特种玻璃谷建设。

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阳)有限公司2017年6月进入邵阳经开区,如今已成为湖南省内唯一按照工业4.0标准设计生产高端厨电产品的整装生产企业,公司建成的国内首条高端厨电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填补了湖南省内高端厨电产品整装生产的空白。

三一生态智能产业园及试验场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年产搅拌车和自卸车5万台,年创产值300亿元,将成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专用车生产基地。

邵阳智能产业园和新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彩虹特种玻璃、亚洲富士电梯、恒天九五邵纺机等一批战略产业出新出彩。今年来,受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激励,全市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3家、增速全省第一。

坚定不移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决退,“退”出发展新空间;加快转,“转”出发展高质量。这五年,邵阳煤炭行业整体退出,黏土砖厂全部退出,邵阳纺机等一批企业“退城入园”,开启二次创业;打火机、小五金、发制品、皮具箱包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成建制转型升级。邵阳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正大步迈向中高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三五”期间,邵阳举全市之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空气综合指数排名从全省第13名提升到第7名;全市所有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今年1月至11月,邵阳国家地表水城市水质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城市水质综合指数变化程度排名全省第一。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全面落实“河长制”,邵阳市河长制工作位列全省第二。

城市名片不断擦亮。中心城区成功创建国家新能源建设示范城市、产城融合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

更深层次推动改革开放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答卷。不靠边、不靠海,邵阳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是唯一出路。这五年,邵阳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来抓,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持续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减事项、缩时限、优服务,2017年全市向邵阳经开区一次性下放经济管理权限232项,是全省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深化“放管服”改革,211件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证照分离”“全程电子化”等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工业园区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公共资源交易、生态文明体制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纵深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走在前列,邵阳海关开关运行,结束我市产品出口异地报关的历史。“135”园区保税仓和监管仓全覆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中非、东盟等贸易日益密切,邵阳成为湖南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外贸出口逆势增长,有进出口实绩企业736家,总数全省第二。

立足邵商资源,邵阳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每年举办全球邵商大会,出台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15条,广大邵商怀揣着对家乡炽热的深情,纷纷回家创业兴业。据统计,自2012年首届邵商大会以来,各地邵商回家乡投资项目千余个,占邵阳投资总额七成以上,成为加快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同时,出台“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降低实体企业成本21条”等一批优惠政策,邵阳用政策的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松绑鼓劲。

全面深化改革,邵阳正积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更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回眸“十三五”,市委、市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闪耀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上。

11月底,走进新宁县清江桥乡清江村,漫山遍野的脐橙由黄转红,满眼皆是丰收景象。“今年家里4亩脐橙地产量达3万斤以上,现在生活跟这脐橙似的,甜着呢!”正在忙碌的村民钟吉豪开心地说。

依靠脐橙产业,今年清江村143户539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

“小康路上,不漏一人不少一户!”市委、市政府庄严承诺。

“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整合资金353.98亿元,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4.9亿元;市县乡三级精心挑选派出2897支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出动88533名党员干部“结对子”,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5年攻坚,约占全省六分之一的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减少贫困人口110余万,减贫人口全省最多……

民之所盼,奋斗所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部署、强力推动下,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设施好、服务也好,我们看病方便多了!”12月8日,在洞口县岩山镇南景村,一位村民禁不住对村卫生室的诊疗环境连声称赞。

作为全省人口第一大市的邵阳,农村人口数量亦为全省之最。以前,邵阳大部分行政村没有规范诊疗场所,老百姓生病了,要到县乡卫生院求医,既耽误时间又花费不少费用。

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度拿出硬招实招,连续三年投入10多亿元,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3110个,培养本土化乡村医生872名,村村有了“小医院”。

群众呼声放心上,“关键小事”抓到底。“十三五”期间,邵阳滚动实施省12项重点民生实事和市10件民生实事,农村通硬化路、农网改造、安全饮水、化解大班额、“一村一辅警”等一大批惠民利民举措顺利落地,全面化解不动产登记办证遗留问题,办理不动产权证9507户、交付入住4108户,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2017年,邵阳市强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走深走实,各类文化活动面向基层、走近群众,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从吃饱穿暖,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五年来,邵阳以民生工程托举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更加彰显“人民”二字的分量。抗疫斗争中,有这样一组数字让人动容:派出3批次87人精锐医疗队紧急驰援黄冈、武汉,邵阳纺机完成72条熔喷布生产线交付任务,为全国抗疫贡献了“邵阳力量”;全市3.6万名干部和1.12万个党支部32.5万名党员迅速集结,把牢“城门”、守住“院门”、盯严“厂门”、护紧“校门”,仅用27天实现确诊病例零新增、50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清零,彰显了非常时期的邵阳担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至上,依然是市委、市政府不变的追求。凝聚着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待,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必将汇聚党心民意,绘就宏伟蓝图,引领830万邵阳人民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不断前进!

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8664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