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电影放映员守护乡村“精神园地”

新华社长沙7月17日电(记者刘芳洲、席敏)夏日,漫长的白天还没结束,湾塘村的人们已在期待天黑。

晚上八点,湖南省邵阳县谷洲镇湾塘村“露天影院”的幕布准时亮起,刘亮开始为村民播放当晚的电影《八月一日》。

调试发电机和放映机,架起幕布和音响,再把观众的凳子一个个摆好……这套流程刘亮再熟悉不过。从1981年起,他已做了39年乡村电影放映员。“第一天上班起,我就在心里许下诺言,要为大家把电影放好。”

高中毕业后,刘亮报考了镇上的专职电影放映员。曾经为了看一场电影跑了8公里山路的少年,用扁担挑着胶片放映机,开始了他的电影梦。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用肩挑设备,发电机、放映机和电影胶卷,加起来有200多斤。到最远的地方要走15公里山路,肩膀磨出了茧子。”刘亮说,后来他买了自行车,在后座绑两个袋子装设备,几年下来,自行车坏了3辆。

当年,看电影是山村里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每当刘亮骑着自行车来到村里,村民们早已搬着凳子在坪里等候。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彩色电视机、DVD开始普及,人们在自家就可以看光碟,电影放映的行情急转直下。常常几个月才有一两场电影放映,观众也寥寥无几。放映队的五个同事纷纷辞职,只剩刘亮放不下这一份曾经给乡亲们送去欢乐的事业。他在邮政局找了一份邮政代办管理工作,一边兼职补贴家用,一边坚持在各村放电影。

在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不断走出国门、亮相各大国际电影节的九十年代,刘亮却遭遇了放映电影以来最伤心的事:他用仅有的8000元积蓄买了一台“模拟数字放映机”,想要改善电影画质,没想到这台机器比之前的放映机效果还差,最后只能当废铁卖掉。

刘亮大哭了一场。“在现实面前,我的电影梦想过于奢侈。”刘亮说,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想放弃。“如果我也放弃了,乡村电影这片精神园地真的就消失了。”

2007年起,邵阳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面铺开。刘亮辞去了邮政代办管理员的工作,与妻子一起,承担了在全镇36个行政村放映电影的工作。他还贷款买了一辆面包车,用来装载国家配发的数字放映机。画质鲜明、色彩饱满的数字放映机成了刘亮的“第四代”设备。

“目前,农村主要的观众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考虑到他们的喜好不同,我就把动作片、喜剧片等与戏曲片搭配在一起放映。”刘亮说,为确保每个放映点不放重复的影片,他专门为每个村组建立了电影放映档案,还准备了不少村民喜爱的种植、养殖科教短片。

现在,58岁的刘亮有了6台放映机,每年放映公益电影350多场,他在自家楼上搭起了一个可以容纳近一百人的“电影院”,镇上的孩子们都喜欢跑来看电影。7月20日,全国电影院将有序恢复开放营业,刘亮的“电影院”也要重新开门了。

“39年过去了,全镇老百姓都习惯了有我放电影,也喜欢看我放的电影,我很满足。”刘亮说,电影曾填补他儿时娱乐生活的空缺,而过上了好日子之后,电影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2018年,刘亮作为乡村电影放映员代表,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与无数次只在电影里见过的演员“同框”,让他觉得自己也短暂地进入了银幕里。而回家之后,他又搬起设备,在放电影的山路上奔波不停……

夜渐渐深了,湾塘村安静得只能听到电影的声音。孩子们有的在爷爷奶奶的臂弯中入睡,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上的故事。多年以后,他们会记得自己的童年有田野、虫鸣、星空和电影。

来源:邵阳县人民政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73132.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