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文旅资源调查之武冈阳戏

近日,武冈市文旅广体局调查组走进湾头桥镇城口村,拜访老阳戏师傅张督林,探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戏。

92岁高龄的张督林,虽然耳朵有点背,但是身体状况良好,唱起阳戏来,表情生动,铿锵有力,是名副其实的“老戏骨”。张老11岁开始跟着父亲张寿元学阳戏,整整学了十年。他父亲张寿元是武冈有名的阳戏师傅,徒子徒孙众多,人称“寿元师公”。他和父亲所在的湾头桥镇花鼓剧团,以唱阳戏、花鼓戏为主,在武冈及周边县名噪一时,经常外出演出。

张老家里还收藏着以前的戏服、道具,整整齐齐码在几个大箱子里。以前没有缝纫机,这些戏服都是手工缝制、手工刺绣,做工精致。历经岁月沧桑,颜色依然鲜艳。

今年69岁的蒋万早也是张督林的徒弟之一。他很有才艺,不仅会唱戏,还会拉二胡。他收藏了一大包手抄剧本,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武冈阳戏是一种地方特色小戏,融合了民间歌舞、小曲小调、地方语言,受到丝弦、民间花灯戏、傩戏等艺术形式影响,吸收了祁剧、花鼓戏、湘西阳戏的特点。

武冈阳戏多半在逢年过节或寿诞时演出。在长期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手法和眼法,尤其是一些与劳动相结合的手法,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阳戏的特点是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唱腔朗朗上口,表演夸张滑稽,所以老幼男女,文人白丁皆以为乐。

阳戏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用民间奇闻传说、神仙赐福和家庭琐事编造故事唱本以娱乐。运用当时社会底层流行的小曲小调,配有打击乐器、唢呐、二胡、京胡等,及适合人物表演的服装,有说有唱、载歌载舞,其男声粗犷诙谐、动作夸张,女声委婉清丽、惟妙动人。武冈本地阳戏班子常演的剧目有《打对子》《大脑壳赌钱》《何氏磨媳》《南山捡子》《私怀胎》《铁板桥》《桃园洞》《赶子牧羊》《湘子服药》《磨房生子》《傅公子逃难》《打妻劝夫》《刘海戏蝉》等等。

武冈阳戏艺人大多年事已高,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况。2015年,文化部门对武冈阳戏的现存演出剧目、表演人员、艺术特征进行挖掘整理。2016年举行武冈阳戏专场演出。2017年,在“欢乐潇湘,幸福武冈”活动以及湖南省词作家武冈采风活动中,武冈阳戏《兄妹情》、杨启元的阳戏清唱,受到专家和学者一致好评。2019年,武冈阳戏被列入第四批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武冈市人民政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64956.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