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初心不忘 护卫健康——市中心医院为临床医学实习生开展职业精神培育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李琛琛 吴若兰)5月15日上午,市中心医院临床医学实习生职业精神培育在科教楼阶梯教室举行,党建工作部部长李文娟为南华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实习生讲述了医者初心,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通过播放市中心医院建院70周年宣传片,李文娟带领大家系统了解了医院的历史底蕴、优秀传承、学科特长和服务理念,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心医院“仁心仁术博爱博施”的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医生呢?一件比常人所穿更白的衣服?一笔更有保障的收入?还是一个更响亮而荣耀的称呼?”李文娟用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们就如何践行医生的职业精神展开思考,她用三名医生的故事:用自己体温温暖患者身心的华益慰、把名誉置之度外,以救治病人为天职的吴孟超以及中心医院抗“疫”期间舍小家为大家的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凌鹏,为同学们一一作出解答。

课堂上,同学们听了以上三位医者的故事,感触良多,积极踊跃地抒发了感想。他们都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医德高尚,怀着对生命的敬重、对职业的忠诚,积极践行医者的职业精神,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挑重担、共创美好。

附:李文娟讲稿

南华2016级临床医学的同学们:

非常欢迎你们在花红柳绿、充满生机的时节来到邵阳市中心医院,开启人生重要的一段历程,实现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未来一年你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这所医院,有着怎样的历史底蕴、优秀传承、学科特长和服务理念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她。

刚才播放的视频是2016年我们建院70周年制作的一部名叫《足迹》的视频剪辑。作为全市最大规模的一所公立医院,邵阳市中心医院与新中国相伴而生,70年栉风沐雨,几代人砥砺前行,在她的发展史上,留下来众多坚实而深刻的印记。印记,是大到一所医院,小到每个个体用以记录自身成长、经历、故事……的符号,能以点带面反映这个职业或职业人的精神和特质。下面,我就从你们特有而又共有的印记“名字”切入,和大家一起体悟医者的职业精神。

在座各位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名字”,是天下父母在万千中国文字中所找到的一两个最美丽、最醇厚的字眼,世间所有名字都寄予着厚望与祈愿。当我们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医生”便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名字。什么是医生呢?一件比常人所穿更白的衣服?一笔更有保障的收入?还是一个更响亮而荣耀的称呼呢……当一个生命在温润的母体里悄然形成之时,你是第一个宣布这个神圣事实的人;当一个生命走到尽头无法挽救之时,你又是最后一个倾听他呼吸与心跳之人;你也许会在一顿简单的午餐当中几次放下手中的食物匆匆走进急救室;你也会在万家团圆之夜坚守岗位探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医生,就是这样一个介于普通人与佛之间的一种职业。中国医师以占世界卫生总支出1%的比例,为占世界22%的人口提供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他们有救济苍生的情怀、有通达天地的智慧,他们付出关爱,也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用16个字概括了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这是有史以来,国家层面对医卫职业精神和医卫工作者的最高肯定和推崇。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8月19日定为“中国医师节”,医师节成为了我国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第四个与职业有关的节日。它的设立,为的是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更为的是引导医卫界自我考量职业精神与责任担当。

如何践行医者的职业精神呢?讲三个医者的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来讲一讲一个叫华益慰的医生,他获得了200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至今清晰地记得,颁奖晚会现场播放华医生事迹时,让观众潸然泪下的竟然是他工作的一个小小细节。从他当医生的第一天开始,每次查房前他总要把听诊器在自己的肚皮上捂热再去患者身上听诊,几十年的从医生涯里他从未让患者感受到一次凉的听诊器,这个带着华医生体温的听诊器传递着医者与患者之间的温暖与友善。他被誉为“最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一点都不为过。

第二个故事要从中国肝脏外科开拓者吴孟超院士80多岁高龄时救治的一个病人说起。一个武汉来的18岁女孩甜甜肝脏上长了一个足足有篮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她求助吴孟超教授,教授的弟子们跟吴老说:“这么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不仅国内绝无仅有,就是国际上都很罕见,手术风险太大,一旦失误你的名誉就完了”。吴孟超教授说:“名誉算什么,不就一个吴孟超吗,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吴老毅然决然安排了手术。经过术前认真讨论、术中谨慎操作、术后精心照护,甜甜痊愈出院。十年后,她选择了手术的那一天,与心爱的人携手红毯,这一天,是她重获新生的日子;这一天,一个医者秉承职业精神,用一把手术刀与死神抢人,义无反顾、全神贯注。吴孟超院士被评为2011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同学们,医学是一门科学,生与死只有概率没有定数。一般来说,医生越是敢冒险,患者向死而生的概率就越大。医生之所以冒险,是缘与患者的托付与求助,更缘与初心的坚守与职业的忠诚!这世上,最希望患者活下来的,除了亲人,就是医生!初心不忘,护卫健康,是医者职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三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源自武汉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收治新冠肺炎确诊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邵阳市中心医院从1月17日开始就投入战斗,先后开辟了两个战场:一个在院内,建立由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为主,其他各学科相支持的院内隔离病区;一个在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由我院12名医务人员参与湖南省援鄂第二医疗队,帮助黄冈人们抗击疫情。战“疫”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故事:有舍家请战的党员夫妻、有顾不上吃喝的隔离病区守护者、有深夜到社区劝诊病人的监护室主任、有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的专家团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凌鹏,是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也是隔离病区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组组长。春节前夕,他进入隔离病区,在这以后的五十多天的时间,和战友们一起治愈了82例确诊患者。刚进隔离区,收治了一位年轻危重患者,确诊后,病情急转直下,怎么也找不出原因,凌主任整夜睡不着觉,拿着患者的各项检测结果不停比对,最终找出了极隐蔽的并发疾病,对症施治,患者转危为安。2月中旬,一位危重高龄患者在拔除呼吸机插管后,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监护仪尖锐的报警声让凌主任顾不上喷洒消毒,一个箭步冲进病房,检查管道、调试设备、紧急处置,最终患者化险为夷。2月下旬的一天下午,隔离病区收治了一位八旬老太,患有“老年痴呆症”。她病情严重,无法进食,却不配合插胃管,也拒绝治疗。凌鹏主任像哄孩子一样逗她开心,分散她的注意力后,护士悄悄地用了一点镇静剂,然后给她插了胃管,做了相应的治疗,一切妥当,凌主任才离开,此时已夜深人静。第二天早晨,担心老人家不配合治疗的他迫不及待地来到病房,却发现病床上空无一人,他急急地问:“人呢?人哪去了?”护士长笑着指向走廊:他看过去,阳光下,老人正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胃管依旧完好,就禁不住笑了,那笑容也如冬日暖阳般温和。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奋战的50多个日夜,凌鹏和他的战友们忘记了感染风险,忘记了亲人朋友,忘记了吃饭休息……却唯独没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生。疫情结束,解除隔离的他对采访的记者说:“疫情面前,不是不害怕,而是选择了做医生,就必须向前。这是对生命的敬重,更是对职业的忠诚”。现在,我把记者采写的这篇《我愿为生命狂奔——邵阳市中心医院ICU主任凌鹏的战“疫”独白》结尾的几句话分享给大家:

“医生,此去欲何?”

“战病疫,救苍生!”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三个医者的故事讲完了,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感想、感受和感触,说出来,一起分享。

同学们,在中国所有的职业当中,只有两个职业是带“德”字的:教师和医师。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先生曾经讲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我希望也相信你们,能怀着对生命的敬重,积极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挑重担,共创美好!

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6457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