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扎根偏远山区的“妈妈”教师:“我要在这里教一辈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周玉意 通讯员 奉修快 丁守佐

她是一名有着2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安心工作,她不得不将正处叛逆期的女儿寄住在哥哥家,将刚满2岁的儿子托付给婆婆照顾,自己则以实际行动在山区的孩子们身上诠释着“妈妈的爱”。

她舍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身一人来到偏远而高寒的瑶乡,奉献着自己的热血青春。在今年秋季开学不久,新上任的中心校领导们到校慰问时,她一句“我要在这里教一辈子”,质朴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为世俗动摇的坚定信念,让在场师生为之震撼。

她就是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水栗凼小学教师欧阳艳华。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栗凼村小学,与欧阳艳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体验了她扎根偏远农村,始终坚守在教育第一线教书育人的感受。


从“不太适应”到难以割舍

虎形山瑶族乡位于隆回县的最北端,距县城105公里,属偏远高寒山区,有邵阳“小西藏”之称。

今年39岁的欧阳艳华,2003年毕业于邵阳学院,在邵阳市区一所职业学校从教8年后,怀着一颗回报桑梓之心,毅然报考了隆回县乡村教师岗位,2012年9月,只身一人来到水栗凼村小学,今年正是她来到这里的第九个年头。

“刚来这里还是让人很寒心的。”欧阳艳华坦然,这里不仅自然环境恶劣,学校条件也很差,就一个老师一个班级,10来个学生。8年过去了,现在欧阳艳华的房子里,还只有简单地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张床,外带一个简单的衣柜,仅有的2台电器也只是电脑和电视。刚来时,空荡荡的学校只有她一个住校。

当年,她就和校长奉族士各办了一个班,一直坚守到3年级,才将他们送到乡中心小学。“像我们这偏远的学校,很难留得住老师。”隔壁茅坳村人、水栗凼小学教师彭南播说,我到这里三年了,就有3个老师选择离开。

“阳老师是第一个在这里坚守3年的外乡老师。”奉族士说,在阳老师来之前,分配来过几个外乡教师,没人能坚持一个学期,都哭着吵着离开了。

因为之前学校缺少教师,这里的孩子在小学二年级就要到10里之外的虎形山街上去读书。她的坚守,让村民看到了希望,村民纷纷把小孩送到村小就读,学校也慢慢恢复了正常的办学。目前,学校已经办到4年级,每个年级学生数都在30人左右。
“村民们淳朴的爱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深深打动了我,我愿把自己的爱和知识奉献给可爱的孩子们。”谈到自己为什么愿意选择留在这里,欧阳艳华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在这里工作、生活很快乐!”

刚来第一年,生活上诸多的不便,让她曾经产生过离开的念头,正是这里村民质朴的爱逐渐消融了她这个念头。2012年冬天,当一位学生家长看到她在冰冻天气里没有取暖的木炭时,当即就跑到10里开外的虎形山街上,冒着寒风、不顾冰冻天气路面湿滑,硬是给她挑回一担木炭。


为教学甘当“留守儿童”妈妈

“阳老师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我们把孩子交给阳老师很放心。”水栗凼村5组的谭绍叔说,阳老师是他三个孩子的启蒙老师,大女儿现在读初二,小儿子现在在阳老师班上读书,成绩都很不错。“上课是老师,下课是妈妈”,在水栗凼村,阳老师有颗慈母般的心家喻户晓。

水栗凼村因地处偏远,这里经济条件稍好的孩子都选择到外面上学,在本村上学的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性格顽皮、叛逆,习惯差,成绩差。

为摸清学生“底细”,“对症下药”。欧阳艳华与学生交起朋友,课余和他们谈心,挤出时间逐个为学生辅导功课,放学之后常常进行家访,与家长促膝长谈。白天忙家访,辅导孩子,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才有时间批改作业、备课。在阳老师和风细雨般的教化下,她所带的学生都有脱胎换骨的转变,所带班级在全乡统考中均名列前茅。

“我家孩子现在很听阳老师的话,回家主动学习了。”说起自己孩子唐新旗,4组阳西兰喜不自禁。山里的男孩天性就很顽皮,当初,就是看到阳老师带班,所以才把孩子留在家里读书。

欧阳艳华自己的大女儿今年14岁,寄住在县城的哥哥家里。当时刚到水栗凼小学时,面对朋友的不理解、孩子渴求的眼神,她毅然把孩子交给丈夫,由职校的同事帮忙照顾孩子,一心扎在教学岗位上,每次想孩子的时候,只能打打电话。这么多年,她觉得最对不住的就是大女儿,女儿长到这么大,她很少在身边陪伴她。由于自己教学工作繁忙,没人照顾孩子,今年,她又将婆婆叫过来照顾自己2岁的小孩子。

“做这样的抉择确实很难,但是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谈及学生,她满脸洋溢着骄傲与满足。这份骄傲,这份满足,既是她对山区教育的付出与奉献,又是她对山区教育的执着与追求。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3807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