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邵阳县:刘小花的翻身仗

每月30日,是刘小花最开心的日子——这天发工资。固定时间发工资,对于一个易地扶贫搬迁者来说,意味着生活变了。

今年40岁的刘小花是邵阳县下花桥镇岩头村人。2013年,她丈夫患病去世。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不但花光了家中积蓄,还债台高筑。家中土坯房成了危房,两个儿子读书也成了问题。2016年,刘小花一家成为建档立卡兜底户。

今年3月28日,刘小花一家迎来新生。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刘小花家在邵阳县城梅溪嘉园小区获得一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一家三口有了一个温馨的新家。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刘小花进入小区一家灯笼厂扶贫车间上班,并在附近邵阳县一中食堂兼职。两份工作做下来,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有了固定收入,生活也有了底气。让她更开心的是,政府就近解决搬迁户子女就学问题,她的大儿子进入邵阳县一中上学,小儿子也在附近初中就读。

住进了干净舒适的新房,在家门口工作,小孩也就近入学,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每次提起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刘小花脸上就乐开了花。

刘小花是邵阳市“十三五”期间89666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的一员。至10月31日,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所有搬迁群众入住新家。

为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使他们“稳得住、能脱贫”,邵阳市建立起相应工作机制,围绕“扎实做好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全面稳妥解决老家遗留问题”“全力拓展群众社区交往空间”“加快转变群众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统筹解决幼有所学问题”“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党(团)建平台全覆盖”等8个方面,提出了32条具体举措,全面精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通过建设幼儿园、学校、医务室、图书馆、超市等,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生活更便利,增强归属感。通过发展种养业,形成一批创业专业合作社;依托工业园区、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促进就业安置;利用安置门面进行市场化经营,帮助搬迁群众自主谋生。

当前,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领域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205个,受益群众10097人;引进扶贫车间194个,解决就业4098人;依托工业园区解决就业6556人;依托旅游景区、特色产业基地,解决就业3140人,基本形成一、二、三产业全融入带动就业、创业的格局。(肖祖华 杨连喜 朱杰 刘飞)

来源:红网邵阳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3468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