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树党建引领旗 开扶贫致富路

图为枧杆山村全景。

    本网讯(记者 罗隆祥 通讯员 宋刘斌)枧杆山村位于新宁县水庙镇西北部,辖12个村民小组410户1432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455人,平均海拔700多米,是典型的地质灾害村。近年来,枧杆山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上狠下功夫,化劣势为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3月,长沙理工大学派出3人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到枧杆山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年多时间,该村贫困面貌已基本扭转,集体经济产业开始茁壮成长。

图为枧杆山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教育活动。

  把党建引领的旗帜树起来

  去年6月,枧杆山村党支部组织全村30多名党员到新宁县宛旦平烈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教育活动。受到了全村党员的高度评价。

  和其他很多贫困村一样,工作队刚开始驻村的时候,言语不通倒是小事,一家一户地走访下来,发现很多村民或是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或是对工作队不信任。经过调研,扶贫队有了共识,决定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突破口,宣传引导,在村里面树立和传导正确的思想观念。

  组织全体党员集体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开始,参加会议的党员人数很少,还进进出出,显得稀稀拉拉。但活动过后,党员反响强烈。老党员杨秀兰说:“这次党日活动和以前的不一样,让我打开眼界,我们国家的变化太大了”。 

   此后,工作队确定每月20日上午为“党员活动日”,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半天,确保主题党日活动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阵地和平台。每次党日活动坚持在不失“党味”的前提下,突出形式灵活、精心设计活动主题,除规定动作外,自主确定具体内容和活动方式。同时还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群众代表等参加活动。

  村老支书杨小飞说:“扶贫队到村后,我们每个月都参加党日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感觉与组织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对扶贫工作和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也更加了解。”

  自从各项党组织活动开展以来,村里的精神风貌大有改观,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图为新建的“桃井岩”桥。

  从细微处改造环境

  工作队驻村不久就发现,枧杆山村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一直以来,淤积和漏损等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村内的8口山塘的坝体还存在安全风险。

  工作队把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了学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决定利用自身的人才、智力和行业优势,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参与到脱贫攻坚的重要实践中去。

  学校水利学院的老师带着研究生考察了村里的地质地貌水系特征及农田水利设施,深入了解当地综合用水现状,提出了“因山治塘,淤清渠畅”的工作思路,保证“蓄得住、保得稳、灌得畅、出得去”;道路专业团队“诊断”道路病害,为村庄提出道路运营、管理、养护等专业建议;测绘专业团队绘制了高精度数字地形图,为科学规划和优化村落生活和生产布局提供了基础数据;水利工程专业团队为扶贫点量身定制的“五小”水利调研规划与设计,解决了贫困村产业发展用水的难题;艺术专业团队进行产品包装、商标设计、品牌的策划与推广,为产业“提颜值”;软件工程专业科研团队和物流专业“蜂巢”学生创业团队为产业扶贫定制电子销售平台……

  该村里有一条新寨河,这条河从1、2、3组的交汇处穿过,在原有危桥不能保障安全通行的条件下,三个小组之间的走动就只能绕行远路,极为不便。为此,工作队邀请学校水利和桥梁专家到村,对渗漏严重的山塘和摇摇欲坠的危桥进行规划设计,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目前,由学校投资公司出资在新建的“桃井岩”桥已竣工。这座桥极大缩短了村民们的出行距离,也成为扶贫队和村民们的同心桥。

图为“精准扶贫农产品校园行”活动。

  建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队

  “农村种东西销售难,现在扶贫队来了后,帮我们建立了销售平台,为村里的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电商平台上线三天,交易额已超过万元,并且已有一家长沙市社区主动与我联系,准备组织一批人到村里搞一次农产品采购活动。”“村淘有爱”电商平台负责人杨镇维看到了农产品销售前景。

  只要是枧杆山村的农产品,高山萝卜、延季辣椒、乡里腊肉、土产鸡鸭、特色脐橙、大米冬笋,村里有什么平台就能卖什么,包括工作队重点打造种植的哈密瓜、村民杨家云家的生态土鸡,杨承基承包的羊肚菌……学校工会将枧杆山村作为学校节令性采购示范基地。

  线上线下联动的同时,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产业,扶持、培养产业带头人,是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建设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队,开辟一条属于枧杆山村集体致富路的必然之选。

  “去年贷款了5万元办养鸡场,工程建到一半就没钱了,依靠长沙理工大学工作队的帮助,把养鸡场建起来了,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穷的现状。”杨家云说。

  杨家云高中毕业后在外打工,自觉没有出路,便回家贷款5万元在山地上自行修建养殖场,准备进行养鸡。为方便进出,他还修了一条路进山。结果这些钱连养殖场的基础设施都不够,更遑论鸡苗、玉米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队多次到他家中了解情况后,决定将他作为年轻的致富带头人来培养,以点带面,惠及更多的村民。

图为裕家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论证,工作队在村里组建了裕家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杨家云担任技术员,吸纳了9户贫困户入股,30亩高山生态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

  这只是枧杆山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贫困户杨承基贷款5万元,兄弟三人在家开出8分地试种羊肚菌成功。考虑到杨家兄弟的实际情况,工作队鼓励他们以技术员的身份参与到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并为他们联系拜师学艺,系统学习羊肚菌种植方法。

  驻村以来,工作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带领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先后到多地考察学习,先后成立了枧杆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裕家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枧杆山脐橙专业合作社,并依托湖南省教育厅“新宁县脐橙微生物肥料的研制与示范”扶贫项目,与学校化学学院专家合作,共同研发酵素有机肥,提高橙果口感,增加优质脐橙产量,与邵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宁县龙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合作,通过老园改造,促进脐橙产业的提质增效。

  截至去年12月,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多元,带动贫困户就地务工150人次,用工费用超过1.8万元,枧杆山村集体经济走上正轨。

  宋刘斌在采访时说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鼓励村民,依托合作社,搞好100亩高山生态脐橙园建设,同时套种其他经济作物,抓好脐橙园管理和技术培训,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200m2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学校专业学科优势,创新‘互联网+农业+农副产品’营销模式,建立适合该村农副产品实际的销售平台和销售模式。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逐步扩大养殖规模,鼓励贫困户发展牛、羊、鹿和家禽类养殖等,让枧杆山村的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85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