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壮丽70年丨湖南邵阳县:小康路上的铿锵足音

????_20191001134805.jpg

塘坪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鲜果挂满枝头。

红网时刻10月1日讯(记者 颜瑶 通讯员 艾哲 刘飞 何勤 吴智睿)1995年12月至1997年1月,时任省广播电视厅总编室副主任的杨为民,带领建设整治扶贫工作队进驻邵阳县五峰铺镇排桥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杨为民带领扶贫队员和村民动手修路、资助建厂、改建村部、修复桥梁、修建村小教学楼,还打井一口,解决了数百人的饮用水问题,扶贫工作有声有色。

“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排桥村的贫穷面貌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排桥村竹制品加工厂厂长许明生介绍,为此,扶贫结束后,杨为民连续24年离岗不离人,持续关注、关心、助力排桥村的扶贫工作。

杨为民的扶贫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邵阳县的扶贫实践中,只是大海中的一朵耀眼浪花。70年来,邵阳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集中全县力量和资源,背水一战,干在实处,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摘帽。该县20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激荡着广大干部群众嘹亮的扶贫攻坚之歌,回响着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铿锵足音。

????_20191001134750.jpg

阳光下的金色稻田迎来丰收景象。

猎猎战旗扬:“两不愁”终于不愁了

邵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和武陵山片区扶持县,2014年底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425户192631人、贫困村160个,贫困发生率为20.33%。贫困人口规模居全省第三位,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为了让贫困人群实现“不愁吃、不愁穿”,邵阳县采取了多种方式扶贫帮困。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和就业扶贫等促其稳定增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行兜底保障,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316元增长到2018年的10734元。

产业扶贫有特色。全县共有355个扶贫主体参与,覆盖399个村(社区),投入4.5亿元,通过实施农村产业扶贫,累计帮扶贫困人口156245人次。该县培育了油茶主导产业,到2018年底,实现年产茶油1.96万吨,年产值22.5亿元,累计帮助2.5万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就业扶贫有亮点。全县共有48774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安排村级保洁员3564人次、生态护林员1218人次,发放补助3794.8万元;建设“扶贫车间”87家,带动132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2016年,该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贫困劳动力异地交通补助发放工作,累计补贴3.5万余人,补助金额1362.35万元。

兜底保障有成效。2014年至2016年9月,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57059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02亿元。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农村低保制度与兜底扶贫制度双向运行,救助对象增加到62839人,累计发放资金1.4亿元。2017年7月,“两项制度”合并运行,全县两类对象下降到19514人,从2014年的人均97.2元/月增加到160元/月。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全县农村低保对象增加至14383户23494人,累计发放资金2.8亿元,人均救助水平增加到206元/月。该县还投入3000余万元,完成改扩建敬老院3家,迁移新建6家,新增床位450张。同时,大力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现有享受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的对象7973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对象16771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800余万元。

????_20191001134728.jpg

邵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梅溪嘉园全景。

拳拳爱民心:“三保障”切实到位了

梅溪嘉园是邵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来自17个乡镇的537户2202名贫困群众搬迁至此。为强化公共服务管理,还探索性建立了“三中心两室一超市一站一银行”,并建有16间生活服务门面、22个“扶贫车间”,既方便群众生活,也方便群众就业。

2019年5月,河伯乡井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良友全家搬进了梅溪嘉园,分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住房。目前,陈良友正在家附近找工作,先天腿部残疾的妻子在鑫达灯笼有限公司梅溪“扶贫车间”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全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近年来,在确保全面实现城乡群众“三保障”上,邵阳县下了很大力气,费了不少功夫,效果十分明显。

义务教育保障覆盖所有学子。2014年以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6.96万人次,共发放扶贫助学资金9664.99万元。同时,完成薄弱学校改造提质259所,建成省级合格学校191所,411个义务教育超大班额一次性全部消除。

医疗保障惠及城乡居民。该县投入3248万元,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大病保险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均实现100%。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大病救助、慢病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政策全面落实,贫困对象县域内住院医疗报销比例达到85%。2017年以来,全县“一站式”结算达到了58167人次,补偿总费用达到2.77亿元,实际补偿比例达87.92%。该县投入10亿元,建成了基础设施一流、技术设备先进的全新邵阳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并成功整体搬迁,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环境。同时,加强乡村医疗阵地和医疗设备建设,21个乡镇场26个乡镇卫生院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都达到了合格卫生院的要求。该县还开创了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治疗分级管理服务模式,在全国予以推广,并在邵阳县召开了现场会。3年多来,为邵阳县600余名终末期肾病患者切断了因病致贫的病根。

让全县所有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该县坚持“精准识别、科学选址、帮扶有力、管理有序”的原则,投入7.22亿元,新建易地扶贫搬迁房屋3166套,惠及贫困群众11561人,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预期目标。同时,该县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对全县所有贫困户房屋都进行了鉴定和标识,累计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资金5.12亿元,完成C、D级危房改造17456户,惠及建档立卡对象5739户22621人。此外,投入1.05亿元,开展“空心房”整治,共拆除5974座107.8万平方米。

????_20191001134837.jpg

白仓镇塘代村光伏发电惠民富民。(田超摄)

潺潺活水流: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了

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2014年来,邵阳县投入7.44亿元,实施工程项目465个,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尤其是2017年以来,实施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投入6.43亿元,建设人饮工程353处,惠及群众67.44万,解决了7.98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6年至2018年,该县人安饮水工作在全省小康社会建设考核二类县中排名第一,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考核中排名第一。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根本性改善。2014年来,该县投入3.14亿元,建设村级综合服务平台394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371个和文化广场394个,并全部入驻或启用。

该县配套建设了“夫夷先锋·智慧党建”系统,融合电子村务、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村民提供综合服务,让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文化生活更丰富、就医诊疗更快捷、增收渠道更宽广,有力地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提升了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和服务群众水平。

全县投入18.14亿元,建成贫困村道路1131公里、重要县乡公路61.2公里、通村公路230公里,完成“窄改宽”工程建设330.14公里,“安保工程”建成里程275.77公里,改造危桥、渡改桥30座。全县现有公路达到4380公里,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3943公里,分别比2014年增加了23.4%和67.1%,交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特别是邵塘一级公路、环金江湖公路等重点公路建成,提升了县域交通承载和通达能力,对加快邵阳县发展、提升经济活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该县完成了所有贫困村的农网升级改造任务,农村供电用电保障增强;通讯、电力设施覆盖城乡,所有贫困村接通光纤和4G网络。

该县还深入开展了以密切干群关系、化解基层矛盾、改善农村环境、提升脱贫成效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增进了群众对脱贫攻坚的理解和认知,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其中,“四美进农家”之送戏下乡活动已覆盖100个贫困村,惠及群众3.2万多人;“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扎实推进,主体帮扶人1515人,帮扶贫困对象3326户,帮扶物品3180件,帮扶服务8757次,到位帮扶资金103.74万元;组织6300多名中小学教师开展“千师访万户”活动,强化了家访和送教上门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功夫不负有心人。邵阳县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确定为全省脱贫攻坚较好档次。2015年以来,该县先后跻身“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县”“全国电商扶贫进农村示范县”和“湖南省首批金融扶贫试点县”。

来源:红网邵阳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803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