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为孩子们点亮一盏心灯——记北塔区状元小学教师刘丽萍

红网时刻新闻12月16日讯(通讯员 袁进田)在北塔区状元小学,有一位老师十余年默默坚守在心理健康教育一线,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为他们幼小的心灵搭建起避风的港湾,铺满暖暖的阳光。她就是刘丽萍老师,她先后被评为“北塔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邵阳市优秀心理教师”“邵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缘起:豆蔻少女的知心姐姐

与心理健康教育结缘,始于23年前。

当时,刘丽萍从省城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一个偏僻乡村中学任教。开学第一天,校长就交给她一个任务:“我们学校女老师少,女生辅导员的工作就交给你啦!”她发现,相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家校共建不够,父母参与度不高。当时,寄宿在校的学生80%都是留守孩子,豆蔻年华的女生,由于亲情的缺失,总渴望被认可和被关爱,但她们的这种情绪得不到慰藉。

为了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她坚持尝试着和她们做朋友,经常睡在女生宿舍楼,有时会半夜被她们的歌声和吵闹声惊醒,也有半夜敲门诉说睡不着的……几年之后,她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思想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师生间相互敞开心扉。

破茧:问题孩子的老师妈妈

2010年,刘丽萍来到北塔区茶元头完小任教,担任班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她接触到的虽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但碰到的问题却很多:哭着不肯进教室的,不进校门去后山玩的,上课偷偷跑出来去树上掏鸟窝的……

她深知,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可能有一个问题家庭。如果没有家长的协同配合,孩子们只会在人生道路上摔更多的跤。

那个上课掏鸟窝的孩子就是她班里的一名学生,他有强烈的厌学感,并多次旷课。为此,刘丽萍专程来到该学生家里家访。她发现,该学生除了不守纪律学习成绩不好之外,在家里很能干。了解情况后,她每天早餐都多备了一份。第一次,他腼腆地笑着,怯怯地吃着。后来他拿来了家里的煮鸡蛋,他说:“如果妈妈在家,应该会像老师一样关心我。”刘丽萍心头一热,说:“那你就叫我老师妈妈吧!”后来,他再也没有旷过课,各方面都有了起色。

为延伸教育触角,她不定期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增进家校共建,提升教育效果。

坚守:心理咨询室的辛勤园丁

2015年,刘丽萍进入了北塔区状元小学,担任数学教学,还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于是利用暑假和夜晚自费参加了心理培训机构的辅导,2018年,她取得了高级心理咨询师证后,又自费学习了心理绘画和沙盘分析的一些技能。在具体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她认真上好每一堂心理健康课,根据教案编写了适合本校教学的校本教材。

在绘画心理分析中,一位女生画了天堂,里面摆了很多凳子,还有走进去的人。当时,看到那幅画时,她心里就“咯噔”一下,顿时紧张起来。她小心翼翼地走到小女生身边,轻轻地问了一句:“你出走过吗?”她的话刚落音,小女生就趴在桌子上大声地哭起来。她走过去轻轻地抱着小女生,让她尽情地发泄。五分钟后,小女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开始讲述“爸妈只爱弟弟妹妹”的故事……

听了小女生的诉说,她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她和小女生谈生活的美好,谈弟弟妹妹是这个世界上她最亲的人……看着女孩擦干眼泪,背起书包轻松地走出教室,她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后来,在家访过程中,她与女孩的妈妈促膝长谈。通过与家长的多次沟通,同时加强对女孩的心理疏导,终于帮助女孩打开了心结。

教育工作是一种管理的艺术,是爱心传递的艺术,更是心灵沟通的艺术。像这种心理危机干预的案例数不胜数,十多年来刘丽萍始终坚守在心理咨询一线,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搭建起一座心灵的桥梁,点亮一盏心理辅导的明灯,照亮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之路。

来源:红网邵阳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34922.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