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洞口:他们早把我当亲人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刘金汉 米桂美

“师傅,辛苦了,辛苦了,这一车货你们搬完能挣多少呀?”9月26日,在湖南科技大学一存放点,王老师看着满身汗湿给大家送米的师傅,一边推着存放点的门一边和师傅打着招呼。

采购专车开进校园

“王老师,不挣钱,呵呵!”湖南桃元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扛着米,见老熟人王老师没认出来自己来,放下米袋赶紧接话,并直打哈哈。

“刘总,刘总,你,你,你这是,怎么还自己动起手来了?”

王老师和刘伟是老熟人了,今年6月18日,洞口县与湖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联合开展“消费帮扶 农特产品进高校”活动,刘伟当时就是和王老师具体对接的,自那以后,因为农产品的推介事情,两人平时没少电话联系。

“哪里,哪里,你再看看我身后,你们学校的两位教授也在当‘搬运工’呢。”说着话,刘伟又指了指身后大货车上正在卸货的两位湖南科技大学驻洞口县古楼乡古楼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

看着浑身湿透、灰头土脸的两位同事,王老师顿感眼眶湿润。这哪里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两个平时温文儒雅、穿着讲究、酷爱干净的老师。

“这驻村都把你们驻成‘搬运工’了,快,快,快,进屋喝杯茶,我给你泡茶去。”说着话,王老师硬拽着几人就往里屋走。

“不了,不了,你看我这一身,车上还有这么多货,有的要送到家里,有的送到存放点,感谢你们对乡亲们的支持,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刘伟一边道谢,一边快步走向货车。今天共拉过来55000斤大米和其他农产品,必须赶在六点下班前要送到各个点位,有些甚至还要送到客户家里。

简单就餐再出发

从早上七点出发到晚上六点下班之前,55000余斤大米刘伟一行紧赶慢赶,肩膀扛不动了,就双手抱,手抱不动了,就弯着腰驼背上,有几个点没电梯,还要扛着上楼梯,一天下来,渴了喝口水,饿了就着吃个盒饭,几近虚脱,几次差点跌倒,但是看到车上的大米一袋袋减少,看到随行的村民那一张张灿烂的脸,刘伟感觉再辛苦也值得。

刘伟原本在北京经商,前两年响应县里“迎老乡 建家乡”号召,一头扎进雪峰山腹地——椒林村致力乡村振兴。别人投资兴业都是先建工厂,先建门店,刘伟到椒林将近一年时间,修路架桥、清理河道,真金白银砸进去不少,和公司发展相关的事却半点没干。

“说实话,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人傻钱多,到我们这山窝窝里摆阔来了。”刚到椒林,刘伟的一系列“骚操作”确实让村民深感不解。

“他原本就是做慈善的,可能是看咱山里人穷,就纯粹来帮助我们了。”当村民得知刘伟还是县里最大慈善机构“洞口县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执行会长后,就更加笃定了他就是来做慈善的,因为洞口县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从创立至今,在刘伟等人的组织和号召下,共计资助困境儿童400余名,他是大家公认的大好人、大善人。

“今年年成好,粮食、瓜果都大丰收,想变现,就是愁销路。”一次聊天中,村支部书记向刘伟透露自己的担心。

“这个事,我来解决。”挨家挨户收购大米,找人设计包装,联系销路客户,刘总就是有办法。最终满载55000斤高山富硒大米和一大批猕猴桃雪峰蜜桔等时令农特产品的大卡车走出大山,去到都市,走进校园。

“我是从山里出来的,就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其实也没大家说的那么伟大,我最终还是要做点实业,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长久,才能持续。”村里路修好了,河道治理好了,公共设施改善了,长廊亭宇也建起来了,刘伟就想着在文旅方面下点功夫。于是,文旅接待中心也建起来了,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团体也请来了,甚至在暑期的时候还把湖南师大的师生请到山区来,组织村里留守儿童开展夏令营活动。在刘伟的公司上班,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挣了钱。各种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村民的文娱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大山外边的游客一批接着一批到来,村民种的瓜果,养的鸡鸭也都经由刘伟推销变成了现金,腰包越来越鼓。

“刘总,昨天在山上采了点野生猕猴桃,你给我寄给我侄女,不是给你的,你不要推辞。”送完大米回到公司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刚坐下,就有村民提着一袋子猕猴桃找上了门,硬是要刘伟收下,说是给刘伟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尝个鲜。

“村民早把我当亲人了,也把我的家人当亲人了。”推辞不过,刘伟接过袋子,笑了,眼中却满含热泪。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25842.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