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头版头条|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来自邵阳市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报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邹丽娜昌小英

通讯员 夏昌勇 李京桦

初秋的凉风吹到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罗白村,回汉两族村民互相帮衬着收割稻谷,欢声笑语荡漾在村子上空。在这里,两族相互通婚、互过节日、互帮互助已是常态。村内一座“回汉坊”牌楼巍峨耸立,是两族友好相处的见证。

邵阳市有1个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15个民族乡,50个少数民族。2020年来,该市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在今年湖南省第三方评估中,该市总分排全省第一,获得参评全国第十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推荐名额。

营造浓厚氛围

增强群众对民族团结认同感

邵阳市城区时代公园内有一个镶嵌56个民族名字的红石榴雕塑,高8.22米,底座宽5.6米,寓意邵阳市822万各族人民和全国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吸引各族市民拍照留影。“各民族团结友爱,才能共同繁荣发展。”苗族市民杨佳佳说。

今年,邵阳市将时代公园打造成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增加民族团结主题雕塑、民族精神宣传牌等元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宣传教育综合载体。如今,这里已成为邵阳市区的网红打卡地。

邵阳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各县(市、区)全覆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主题公园、主题大道、56路公交专线、教育基地5大项目,搭建立体化载体平台,开展“有形”宣传,增强群众对民族团结的认同感。

依托全域搭建的宣传阵地,邵阳深挖吕振羽、钟扬、姚喆等本土民族团结进步人物故事,选树杨淑亭、侯长亮等身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编制《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最美身边人故事汇》,讲好邵阳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举办各民族共享共庆中秋、端午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四八”姑娘节、“六六”山歌节等民族节日活动,让各民族相互了解,增进情感;创作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歌《石榴花开映邵阳》,在全市巡演以邵阳籍援藏干部钟扬感人事迹改编的大型现代祁剧《种子方舟》等,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宣传,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精神动力。

共同体理念宣传“有感”“有效”,带动该市323个社会组织、80余万名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团体积极加入创建工作,开展活动2万余场次,覆盖400余万人次。

目前,邵阳市已成功创建6个全国、15个全省、152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推进“三项计划”

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着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地见效,邵阳市创新方式,认真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工作“三项计划”。

日前,石榴刚上市,邵阳市双清区“兄弟烧烤火锅”店的老板依斯尔·巴柯尔就订购15公斤放在店里,供顾客免费食用。2014年,来自新疆和田市的依斯尔·巴柯尔带着弟弟到邵阳经营烧烤店,受到当地政府的帮助,自此爱上邵阳、扎根邵阳,把烧烤事业拓展到邵阳160多个乡镇。

围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邵阳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来邵就业创业,各县(市、区)在就业、租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帮助,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同时,发挥邵商遍走天下的优势,鼓励邵商到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20余万邵商在新疆等8个民族地区投资金额超6000亿元,解决民族地区30余万人就业。

暑假,新宁县芙蓉小学学生张梦媛应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第二小学学生舒美华邀请,到广西游玩。今年4月,新宁县芙蓉小学组织学生赴广西开展“石榴花开一家亲·籽籽同心共交流”线下活动,两人结识,成为好友。

邵阳市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大力推进青少年交流计划,全市30余所中小学、大中专院校与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结对共建,今年6000余名青少年以“走出去”“引进来”方式交流学习。该市还把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打造为各族青少年交流平台,为藏区学生定制动物医学专业,到今年已陆续向西藏地区输送3000余名技术技能人才。

2022年,《早安隆回》爆火后,花瑶受到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关注。邵阳市趁热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开发“世界遗产·浪漫崀山”风情游、“魅力苗乡·城步南山”休闲避暑游等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深挖本土民族团结进步资源,打造蔡锷故居姚喆将军故居等一批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旅游基地,促进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型旅游业态”蓬勃发展。上半年,该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261万余人次。

发力共同富裕

各族群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当下,绥宁县东山侗族乡东山村1200多亩红提进入成熟期,周边游客不约而同“集结”东山村,体验采摘乐趣。该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在邵阳各部门联点帮扶下,“东山红提”成为一张响亮的产业名片,年产值达3000万元,种植户年增收4000余元。

邵阳紧抓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增强各民族“自我造血”功能。实施油茶提质、水果补链、药材增效等7大工程,推动产业发展;加速文旅融合发展,全市11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3个村镇被评为湖南省最美(美丽)少数民族特色镇,上半年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0亿余元;建立就业帮扶车间1207家,吸纳民族地区6900余人,车间数量和吸纳就业人员居全省第一;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上半年民族地区3200余人完成培训;开展“红石榴专场招聘会”,重点企业招用各民族职工1.1万人。

民族团结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各族群众发扬自强自立精神,助力邵阳发展,共创美好生活。苗族姑娘杨淑亭身残志坚,创办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动30多个村1386户各族群众增收,其中1052人为少数民族群众,公司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杨淑亭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先后4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今年61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棕包脑”舞第五代传承人戴昌路(瑶族)授徒1200余人,覆盖20多个民族,带领团队参加各类比赛、巡演,获第十三届新加坡国际舞蹈节总决赛金奖,促进洞口县文旅产业发展。

目前,邵阳获得表彰的全国、全省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分别达11个、32个,模范个人分别达10个、11个。该市民族地区12万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民族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领先全市平均水平,并创建出1个国家级、1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

“邵阳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进步事业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邵阳绚丽篇章。”邵阳市委书记严华说。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2158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