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集散地”如何变成“研发地”——邵东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

邵东市廉桥中药材市场。(资料照片)

  刘海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郑丹枚曾佰龙

【调研主题】

邵东有“中国中药材之乡”之称,其廉桥中药材市场全国排名第四。该市走中药材全产业发展之路,总投资60多亿元建设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形成集种植、加工、经营、仓储、物流、科研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去年全市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124.03亿元。

稳步发展的同时,深加工不足、资金投入乏力等问题,也制约着邵东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邵东主要还是中药材的“集散地”。如何依靠高科技赋能,变成中药材产业“研发地”,做大做强产业链,任重道远。

【调研内容】

“南国药都”名不虚传——

2000多种中药材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满街药材铺,满城本草香。

8月14日,记者来到邵东市廉桥中药材市场,仿佛进入一个中草药大观园:玉竹、芍药、三七、枸杞、西洋参等药材随处可见。2000多种中药材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你可能没到过廉桥,但一定用过来自廉桥的中药材。”当地人介绍,廉桥有中药材种植、加工、经营的传统。改革开放前,廉桥人有挑着中药材赶集销售的习惯,逐步形成了独具规模的集市,诞生了不少“万元户”;改革开放后,敢闯天下的邵东中药材商“买全国,卖全国”,构建起以廉桥为中心的中药材贸易网络。

2004年,邵东全力支持廉桥药市改造升级,征地535亩,引进投资4.5亿元,另辟新址建设廉桥药都产业园,建经营门店1488间。廉桥的中药材经营入规入园后,“马路集市”向产业集群演变。

2018年,邵东市助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总投资60亿元的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破土动工,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以功能食品、中药材深加工、医疗器械为生产主体,打造集研发、生产、包装、物流、营销于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区,吸引了润天药业、弘华中药饮片、天宏药业、智康医疗等60余家深加工企业签约入驻。

2022年,邵东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0.6万亩,年产值31.55亿元,中药材年加工产值118.1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4.96亿元,年销售交易额达120亿元,年出口额达3200万美元。

“拦路虎”何止一只——

缺少资金,缺乏人才,研发、品牌、包装等亟待加强

从种植起步,靠市场发家,邵东中药材不甘心当“二传手”,开始向加工、仓储、物流和中成药生产等环节迈进,不断拉长产业链。

“邵东中药材产业虽然在稳步发展,但仍处在破冰期。”邵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邵东还是一个“中药材集散地”,从传统单一的“药材”买卖向“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邵东还有蛮长的路要走。

记者走访多家企业发现,除明舜制药、天宏药业、润天药业等几家规模企业具备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外,大部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

湖南省弘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于2020年搬入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从小工厂成长为规模化企业后,今年又投入4000余万元建设冷链仓库。“不是不想做精深加工,是还没有这个能力。”负责人周爱华说,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让公司难以进一步发展。

这些年来,弘华中药与湖南农业大学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着力推动公司转型升级,但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只解决了部分中药材的自动筛药和封装等问题,并未取得高新技术专利。同时,中药材囤货、订单回款周期长等问题,让该公司无力将更多资金投入科研。

“一个科研项目,少说要一年半载,投入资金更是难以想象。”周爱华说,在政府金融政策支持下,公司贷款6000万元,但还远远不够。

人才的缺乏也让不少企业头疼不已。

湖南明舜制药有限公司着力于玉竹的精深加工,研发了片剂药物、颗粒药物、口服液、即食米粉等20多类产品。公司负责人曾昭明说:“人才缺口很大,本地招不到相关人才,即便开出比沿海更高的待遇薪酬,也很难留得住人才。”

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品牌宣传投入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成立于2012年的湖南自然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因一直未注册商标,现在只能注册了“良”商标……

一只只“拦路虎”,成为制约邵东中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断壮大产业链——

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共同发力,全省中医药千亿产业链中当“龙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要想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让“集散地”变“研发地”,邵东必须对“症”下“药”。

邵东市依托中药资源优势,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抓住建设我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机遇,邵东市不断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链,全力打造中药材产业“1231”工程,即实现中药材种植产值达100亿,加工产值达200亿,销售额达300亿,工业园产值达100亿,力争在全省中医药千亿产业链中当“龙头”、做示范。

邵东市政府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助力稳产扩面、规范加工、拓展销售、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头”企业也闻讯而动。湖南省天宏药业有限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麓山种业等单位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邵东市中药材无病毒良种种苗繁育中心;湖南南国药都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启动玉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有望带动我省玉竹种植15万亩以上,玉竹种植业产值由目前的近20亿元提高到40亿元以上;润天药业产学研合作基地揭牌,与湖南农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开展中药材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

在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记者看到,总投资超1.5亿元的标准化厂房及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正在快马加鞭建设……

【调研感言】

邵东中药材产业亟待延伸产业链

郑丹枚

邵东中药材产业发展,得益于一大批勤劳吃苦、务实肯干的邵东人,他们“买全国,卖全国”,赚到了大把钞票,也让邵东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

而要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不能指望简单的中药材买卖,必须延长中药材产业链,种植、加工、销售、品牌需共同发力,特别要在研发上大做文章,变“集散地”为“研发地”,提升中药材产业附加值。

以玉竹为例,1公斤鲜玉竹,直接卖出,大概能卖16元;制作成干玉竹条,每公斤能卖65元左右;而对玉竹进行简单的提取,玉竹提取物便能卖出300元每公斤。如果再将玉竹提取物制作成固体饮料、口服液等成品,价格又将翻几番。

日本便是中药材加工获利的活生生例子。不少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购物单上少不了中药。而日本75%的中药材从中国进口。这些中药材加工成成药后出口全球,赚得盆满钵满。

尽管邵东已有一些企业开始涉足中药材精深加工,但也有不少经营者对多年流传下来的中药材买卖十分满足,认为中药材产业是“长红”产业,永远有生意做,不怕没钱赚,故不愿冒风险涉足精深加工。

看来,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还得政府通盘规划,针对人才、资金、研发、品牌等问题,推出“对胃口”“解难题”“纾痛点”的“良方”。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20186.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