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文学院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团学子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为响应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7月6日-12日,邵阳学院文学院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团12人,在吕俭平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在了解农村变化中感知文化发展的脉搏,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服务团分别前往邵阳市高崇山镇邵阳县隆回县向家村邵东县团山镇和荫家堂等周边乡镇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青少年、农民以及基层干部等人群开展调研,依托当地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结合田园景观、产业布局、乡规民约、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团山:小小火种托举人民幸福

团山镇盛产打火机,但在志愿者们采访的豪牌电气公司的负责人眼中,火种点亮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的企业精神。这种社会责任感,为当地百姓和前来务工的群众点燃安居乐业的幸福道路。团山镇烈士陵园作为红色革命的象征,在这里,红色的革命火种点燃了志愿者们的革命意志,唤醒志愿者们心中的热血,吾辈青年定要勇于担当,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荫家堂:拾一段岁月静好,唤一方古屋生机

邵东市杨桥镇清水村,服务团对百年古宅荫家堂展开实地调研。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服务团认为,以荫家堂的修缮和开发为例,敞开古建老宅大门,以不同形式活化利用,赋予旧宅以新功能,让“沉睡的历史”焕发新生,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的精彩,是一项需要多方并举的重点文化工程。

向家村:探索美丽乡村建设,解密农村文化振兴

服务团首先对向家村的村支书向喜池做了专题采访。向书记为服务团讲述了向家村的乡贤向长江“先富带后富”、回馈家乡的功绩,并分别从产业发展、人才教育、文化生活、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等几个板块,详细描述了向家村乡村振兴三年规划。在向家村的村史馆,服务团领悟了向家村村民的拓荒精神。农业与科技相辅相成,科技改变了传统种植。在向家村科技大棚,服务团深刻意识到以科技领航,合理利用科技,那么做到兴农兴国,必定指日可待。在花鼓戏剧团,服务团成员纷纷换上戏服,体验花鼓戏角色之美。

高崇山:丰富“精神食粮”,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

一老一小”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浏阳村将“一老一小”工作作为民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浏阳村服务中心,设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妇女青年儿童之家”“老年书画室”等多个娱乐休闲室。在实践走访中,志愿者们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深刻掌握了农村文化发展的成效与问题,同时,为实现村民的美好乡村生活的愿望,收集了村民对村干部在文化工作上的建议。

邵阳县:蓝印花布沉淀历史文化,非遗创新搭建未来桥梁

蓝印花布的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匠人们精湛的手艺。在基地的作坊中,有很多年轻的手工艺人,以蓝印花布为原料,裁剪缝制耳环、布偶等各类时兴的装饰品,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创新和发展,往往是民间艺术生存的重要因素。

少有担当多壮志,青春聚力正当时。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一代的力量,文学院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已落下帷幕,但积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将永远延续。服务团的全体成员将把青年一代的朝气、才气、正气汇聚成吹拂广袤乡村大地的浩瀚新风,了解国情民意、服务社会大众,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青春践行时代担当,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文/刘鹃岚 摄/赵咏 夏汝洁 吴彦博)

来源:邵阳学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1713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