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民营经济特稿:邵东传说(2)

微信图片_20090101003602.jpg

编者按:改革开放创造了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奇迹,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也进一步助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二者相伴相生、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湘商,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产业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彰显出来的韧劲与活力,成为湖南新一轮经济战略发展中的宝贵资源。在今年330日举行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湖南省书记沈晓明、省长毛伟明与一众民营企业家交流,希望全省民营企业和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热情拥抱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

为进一步营造崇商、重商、尊商氛围,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大型系列报道,首期走进“民营之都”邵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斌 摄影 陈杰 张必闻 邵东报道

“中国民营之都”——湖南邵东,因制造业发达而享有“百工之乡”的美誉。这里的人们“发狠”“霸蛮”,屡屡创造传奇。

四月中旬,在邵东,过去三年间公司销售额连续翻番的传奇——邵东印刷包装行业协会会长黄小平,和同行们迎来了行业年均增长15%—20%的黄金期。

这是市场对他二十年来坚持印刷包装经营的馈赠。朴实如隔壁抱孙大爷的他,是邵东众多民营企业家的缩影。

有了他们,邵东走在形成小五金等七个过百亿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培育智能建筑等五个过五十亿元的新兴产业之路上更有底气。

这是一组让密集恐惧症抓狂的数字:常住人口不过100万的邵东,市场主体就有10万户,其中企业2.3万户……找遍全球,拥有商业要素、产业链如此高集成度的县城恐怕不多。如果没有权威高效、有情有义的中间人角色协调,产业生态不可想象!

聪明的邵东人早就找到了对策。一个个成长中的集工业生产、商贸于一体的邵东产业复合体巨人,与之相伴相生的政府派生机构、行业协会则如其“软组织”,在政府、会员企业、市场甚至群众间,充分发挥着指挥、协调、传递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把会员企业捏成一个拳头,在全世界放大邵商的声音,把本已占据国内外市场50%甚至70%的领地再扩大些,这是局长、会长们的新任务。这些忙碌的干部、奔波在中国内陆小城的老板们,正以开创性的实践,产出鲜活的案例,丰富着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

微信图片_20090101003647_conew1.jpg

蓬勃发展的邵东产业园区。

“中间人”终结混乱局面

让指间产业跻身头部行列、行李箱变身时代尚品、包装袋升级为艺术品……这些年,邵东老板可以说就干了一件事:螺蛳壳里做道场。

自然资源禀赋不够,工商业基础不强,甚至交通位置也不行,这是中国很多内陆小城的条件,邵东也不例外。

但是,邵东人敢闯敢干。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中国内陆“承接产业转移”的先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开办了邵东第一家打火机厂,凭一己之力把东南沿海打火机产业的“星星之火”移植到了千里之隔的湘中。

一时“火机金贵”。问题很快来了,仿冒、劣质产品层出不穷,甚至出口打火机多次因为质量问题被外国海关清退。

有没有一个中间人角色来规范、协调同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束乱市、乱价的混战局面?

2002年,邵东打火机协会应运而生。它发布指导价格,让各企业充分做到行业自律,彼此之间不搞价格战。

邵东打火机协会的新品数据库,为所有会员企业的新品提供比对服务。如果企业送样产品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会被协会劝退以规避风险。

随着形势的变化,2009年6月,邵东打火机协会开启整合之旅,由本地10家打火机出口企业和4家配套企业入股,成功创立了一家集研发、注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这是超越时代的一步。由此产生的涟漪时至今日仍绵延不息:2012年邵东打火机年产量突破100亿支,出口量首次超过温州、宁波等市。

去年以来,各地纷纷“出海抢订单”,邵东市打火机协会在迪拜、巴黎寻找最终渠道,建立全球直达的营销网络,同时建立卡车运输大队确保各家产品准时运往港口码头。

微信图片_20090101003608_conew1.jpg

邵东市统计局副局长、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志荣。

有趣的是,记者采访期间,因为打火机协会会长等出差海外“抢订单”,对这些地方经济史“如数家珍”的是邵东市统计局副局长、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优化办)主任胡志荣。

“企业老板经常说,要想做好企业,首先做好行业,行业和谐了,企业发展才顺畅。”胡志荣说。

理顺政府和企业行会之间的桥梁,正是优化办。成立于2001年的优化办,与邵东的产业化进程如影随形,为邵东民营经济服务、为民营企业脱贫解困,是他们的主要职责。

去年9月,邵东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会上曝光了通过为期一月明察暗访拍摄的视频材料,对不利于改善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整改。前期会务工作的牵头者就是优化办。

微信图片_20090101003711_conew1.jpg

优化办与邵东的产业化进程如影随形。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每年召开一次包括市主管领导、优化办、关联部门、媒体出席的‘四方会议’,重点解决一批疑难问题。”胡志荣说。

为了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只有7人的优化办,“建立”了一支包括企业代表、行会代表、退休干部在内的70余人的“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志愿者队伍,“每年每小组为企业至少解决三个问题”。

就这样,优化办等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成为产业集群“话事人”。在将政策红利、本地要素优势充分结合,创造出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后,邵东产业复合体的“软组织”就此炼成。

“话事人”召集各方解难题

如果说,邵东市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让打火机这个外来产业在邵东发扬光大,那么,“软组织”让五金这个原生行业重放光芒的故事,则是另外的精彩。

邵东五金产业自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4月8日,为期三天的邵东第七届五金机电博览会落下帷幕。现场成交额达158亿元,1000余家国内外五金企业携3500余种产品参展。

这是邵东五金机电博览会自举办以来,最大的一次展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行业差点因为“壮士断腕”而折戟江湖。

微信图片_20090101003558_conew1.jpg

邵东第七届五金机电博览会的组织者之一、邵东五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卢松林。

进入新世纪后,大量脱胎于家庭小作坊的邵东五金生产企业,“小、散、乱”,其中五金行业的重要分支——电镀板块,更是因为环保问题突出,造成水土污染严重,企业升级环保设备设施又无能为力,在环保风暴中几近退出。

邵东市五金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春发记得,邵东原有无氰电镀锌企业22家,用于五金工具、线路器材、皮革配件等电镀配套服务,主要分布在仙槎桥镇大禾塘街道办事处等县城周边乡镇。

2011年5月,邵东召开仙槎桥镇非法电镀企业(车间)负责人会议,传达对相关企业依法实施强制关闭的文件精神。

一时石破天惊!雷霆治污,利国利民,无可厚非!

微信图片_20090101003640_conew1.jpg

邵东市五金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春发和他的儿子王志康。

那还有转圜余地吗?问题的症结在于,企业无力靠单打独斗解决污染问题,那由五金行业协会牵头,报批政府组织电镀企业共建共享治污设备呢?

2011年5月18日,邵阳市唯一、全省一流的邵东和天电镀中心建成开业。它是省政府“十一五”规划环保重点建设项目,是省环境保护厅批准建设的邵阳市唯一一家电镀工业中心,湖南省已建成的第一家电镀中心,也是目前国内环境最好的电镀中心之一。

更重要的是,它的建成开业彻底改写了邵东电镀行业高污染的历史,对加快邵东五金产业升级换代意义重大。

重塑整改永不停息。2019年,在当地政府和五金协会的努力下,仙槎桥镇乘上湖南省特色小镇建设东风。

2.8平方公里的五金小镇规划区内,形成了覆盖热处理、锻压、铸造、机械加工、电镀、电泳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实现了环环相扣、企企相通。

同年,在政策支持下,协会5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智能锻造有限公司,为小镇企业服务。

谈及发起缘由,王春发的儿子,也是接班人王志康说:“以前,我们老说我们的产品,和国内最好的产品比较——差不多,和国外最好的比较,也是一句话——差不多。到底‘差’多少?检测、量化的标准是什么?一切利于生产经营的事务都处于优先级,着眼于欧标、美标,我们要自我加压、做到最好。”

邵东制造的韧性和传承、创新,在这里得到最酣畅的表达。目前,五金行业成为邵东冲刺百亿产业集群的主力之一,拥有五金工具生产和经营企业逾3500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20万人之多……

微信图片_20090101003718_conew1.jpg

过去三年间公司销售额连续翻番的传奇——邵东印刷包装行业协会会长黄小平

“大当家”加强协商协调

回到黄小平位于邵东市包装印刷产业园的厂房。四面墙上陈列着密密麻麻包装袋(盒)的办公区后面,就是热火朝天的车间。

这里也是湖南省四大印刷基地之一,前身是黑田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改弦更张的主要推手,就有邵东印刷包装协会。

难以想象,现在涌现四家高新企业、排名全省同行业季军的邵东印刷包装业,彼时大部分是小而散的“作坊、夫妻店”,73家上点规模的企业,零散分布在县城,既不利于安全生产,也无益于产业协同。

2013年11月,邵东县委、县政府组织会同邵东印刷协会,制定了由印刷协会牵头,相关会员企业组建公司,统一落户包装印刷产业园,抱团发展实现产业转移升级的建设方案。

2014年7月8日,总体规划占地2370亩,总投资15亿元的包装印刷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开创了邵东包装印刷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的新局面。

实现产业集群,让邵东印刷行业的产业链衔接高度集成化,形成集团化竞争优势,协会则成为组织生产、大宗采购、工序分工的“大当家”。

比如,协会组织产业园组团采购5000吨纸,相对以往零散分布,供应商节约了运输成本,一吨采购价能少100元钱,5000吨就节约了50万元。在销售方面,协会充分应用互联网+的模式,按照自愿组队原则,加强协会内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的合作。

微信图片_20090101003551_conew1.jpg

黄小平的企业成长为湖南省无纺布生产、包装设备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强的一家企业。

黄小平和他的公司就是产群协同的受益者。2014年,他将创建于2002年、原厂址位于县城开发区的公司,和本县24家印刷企业一道首批搬至产业园,逐步成长为湖南省无纺布生产、包装设备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强的一家企业。

3月26日,黄小平公司的会议室,召开了邵东印刷行业协会第六届第一次班子成员会。

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安排和部署了即将分别在东莞和深圳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第三十五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的相关事项。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中间人。”邵东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纠正了一个观念。那就是,战略新兴产业,不代表有着高端组织;传统产业不一定缺乏高效率的组织。

陪伴邵东民营经济走过二、三十年的“软组织”,它的组织效率和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令人折服。同时,它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内驱力,地位不可替代。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得环境者得天下。作为优化办主任的胡志荣,多年来和邵东民营企业打交道得出一个结论:改善营商环境的本质——看是不是以企业为本。

去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正式发布,湖南5家上榜,其中邵东市排第69名。

2023年,被邵东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以服务创一流,法治护一流,推行“保姆式”“股东式”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叫响邵东营商环境品牌。

四月芳菲,产业沸腾,那个熟悉的邵东又回来了。

记者手记: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软组织的出现,为邵东产业复合体的发展传递动力以及缓冲保护。

政府派生机构自有考核体系,评判行业协会是否有效,是否得到长远发展,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会员单位退出率,第二个是会员单位的增长率。采访中,我们发现这两个数字分别接近0和+∞,其生命值强盛。

同时可以看出,和政府派生机构的“苗正根红”不同,行业协会的成立并非始于自觉。在把草根产业做成特色产业的过程中,起初还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是当行业产值从百万元、千万元,扩充到几十、百亿元的规模时,企业和协会发现,彼此再不可或缺、无从割裂。

相关链接:

民营经济特稿:邵东传说(1)

湖南好人·刘汉云:邵东往事

来源:红网邵阳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0226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