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大明王朝开国元勋黔宁王沐英的“金牌遗训”

一、黔宁王沐英及其“金牌遗迹”的发现

“黔宁王遗迹”金牌,1974年出土于南京江宁将军山明黔国公沐叡墓。金牌为圆形,直径13厘米,上部为花叶形边,刻有叶脉纹,顶部正中有一圆形穿孔以便系绳。牌身正面中间刻有“黔宁王遗迹”五字,两边各刻有四个字,右为“此牌须用”,左为“印绶带之”,字体略小。金牌背面刻字五行,为“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谨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

金牌中的“黔宁王”即为明初开国功臣沐英。沐英(1345—1392),字文英,据《苗族通史》和康熙《城步县志》记载为苗族,城步扶城峒(现丹口镇)人。因其父李十一参加了元末城步苗民领袖吴天保领导的苗瑶人民大起义,兵败后城步数万民众被谪戍安徽定远,少年李文英也随贬谪大军徙居定远。随后其父母在战乱中相继死去,李文英便成了孤儿,被朱元璋夫妇收为养子,并随军征战。文英自18岁起就单独领兵作战,敏捷果断,屡建战功,深为朱元璋所器重。1362年,十八岁的沐英因战功显赫,被提拔为帐前都尉,驻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不久又被提升为指挥使,驻守江西重镇广信(今江西上饶市)。接着跟随大军远征福建,攻破江西福建分水关,拿下崇安,攻克闵溪十八寨,活捉陈友定部将冯谷保,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夫人马皇后建议恢复沐英原姓,朱元璋爱怜不舍,说:“无从尔姓,亦无从我朱,取朱之下李之上”。于是折中赐姓木,后因功封西平侯,受命世守云南,又加水为“沐”姓,是为沐英。明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明洪武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命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30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在位11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沐英因义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号啕大哭而咳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沐英又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突发中风,顿时两脚瘫痪不能行走,于太子死后的两个月,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沐英死后,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至今南京将军山仍有沐英和沐氏家族墓。沐英家族世袭黔国公爵位,世代镇守云南,终明一代。世袭爵位的有沐英、沐春(沐晟、沐昂)、沐斌、沐琮(沫瓒)、沫诚、沐崑、沐绍勋、沐朝辅(沐朝弼)、沐昌祚、沐叡、沐启元、沐天波,共传12代,16任。他们远离朝廷,在云南边陲威惠并施,政声颇著,对明代在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和边疆的安定做出了贡献。

洪武二十六年(1393),蓝玉被朱元璋杀害,株连九族。其时沐英已死多年,其子沐春继任黔国公。因沐英与蓝玉同系城步老乡,两人出生入死,并肩作战多年,两家世交颇深。沐春将怀有身孕的蓝玉侍妾藏于沐府,使蓝玉一脉得有后人,繁衍生息不绝。至今,城步太平村蓝氏宗祠内供有沐英塑像和黔国先茔墓碑。

沐叡(?—1609)是沐英的第十世孙,万历二十三年(1595)袭封黔国公。在他镇守云南期间,武定土酋叛乱攻打会城(今昆明),并将府印掳走,沐叡因此获罪夺爵下狱,万历三十七年(1609)死于狱中。沐叡是沐氏家族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明王朝囚死狱中的成员,直至天启七年(1627)才归葬南京江宁将军山。沐叡墓在1974年春被发现,当时江宁殷巷公社在采沙时挖到了墓顶,随即由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今南京市博物馆前身)派员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器物极为丰富,包括金、银、玉、琥珀、水晶、珊瑚、陶、瓷等各种质地的珍贵文物达180余件,“黔宁王遗迹”金牌即是其中最著名的文物之一。这面金牌上所刻的文字是黔宁王沐英对后代的教诲,意在训诫子孙供职朝廷,首先一定要忠君报国;其次对上级,要小心做人,勤恳为官;同僚相处,虚心谦恭;这样方能安享世代荣华。这30个字的“特谕”,充满儒家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身在官场特别需要“慎之戒之”啊。这件金牌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墓葬中发现的唯一一件来自显赫家族的家传遗训,极为珍贵。

二、沐英“金牌遗迹”的内涵

(一)“尽忠报国”

沐英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忠于明廷,献身明廷,为明朝政府一统天下,维护祖国团结统一而付出了最大贡献,正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是战争结束后,他受命“率兵数万镇守云南”,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王”。但他不居功自傲,而是代表明朝政府认真治理云南,开拓边疆。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沐英上疏朱元璋:“云南地广,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朱元璋同意了沐英的建议。沐英令军士且戍且屯,既解决了吃粮问题又稳固驻守。沐英还下令家属随军,其部下不少为湖广籍苗兵,这些家属纷纷从城步等苗族地区迁往云南落户。他们就成为现今云南苗族的“始祖”。据《明史·傅友德传》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廷以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方式,从湖广宝庆府武冈州(当时城步隶属武冈州)等地征调参加傅友德、蓝玉、沐英所统帅的征滇大军,由宝庆卫指挥胡大海统领,总数达九万之众,屯军落籍戍守。云南平定后,大批家属奉命从湖广赴云南随军屯田,一时云南屯田大兴,粮食猛增。沐英主滇十年,屯田总数百万余亩,促进了云南的农业发展。沐英还组织民众疏浚河道,扩广水利;招商人入滇,运进米谷帛盐,发展商业;开发盐井,增加财源;整修道路,保护粮运;增设府、州、县学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及土官子弟入学,“月赐饮膳,年赐衣服”,也就是现在的免费入学、提供餐宿、封闭教育、统发校服政策。这些政策,使云南得到了稳定发展。

图为“金牌遗迹”金牌正面图

沐氏一族对明廷政府的忠诚,除沐英以身殉职外,其最后一世黔国公沐天波对明的忠诚达到高潮。明末清初,云南开远土司叛乱,沐天波被迫出逃,沐府亲人被屠戮一空。此时,南明王朝气数已尽,吴三桂率清军进逼桂林,沐天波保护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入缅甸,后双双被缅兵杀身殉国。沐氏满门忠烈随明而终。沐氏镇守云南,共十二世一十六任,自1381年至1651年,历时270余年,此乃历史上的奇迹。沐英家族“尽忠报国”,沐英一族近三个世纪都忠诚于明廷政府这种“大忠”,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是罕见的,绝无仅有的。

(二)“事上谨慎小心”

封建时代皇权就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忠于皇上就是忠于国家,也就是我们当今大力倡导的“忠诚”品德。沐英一生忠于明廷政府,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明皇下达的东征西讨任务,尤其是平定西南,功莫大焉。作为朱元璋的养子,他对哺养他长大的朱元璋和马皇后极尽孝顺,视之如亲生父母,以至于义母马皇后病逝,沐英悲痛到“哭至呕血”程度。对于朱元璋的亲生儿子,沐英也以亲兄弟视之,皇太子朱标去世,沐英“伤心至极,号啕大哭”,以致“遭受打击而患病”。沐英“事上谨慎小心”的程度可见一斑。正是由于沐英对朱元璋和明廷的“绝对忠诚”和“谨慎小心”,使他得到了朱家王朝的“绝对信任”。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8年)冬,沐英自云南入京汇报工作,朱元璋赐宴奉天殿(皇帝办公的正殿),给予厚重赏赐。临别回云南时,朱元璋亲临送别,亲切地拍着沐英的肩膀说:“叫我南方高枕无忧的人,就是沐英你啊!”沐英英年早逝且“死于任所”,也就是“因公殉职”后,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昭靖王,侑享太庙,成为明廷270年间赐封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异姓王”之一。朱元璋共有“义子”二十人,也只有沐英能享受到“封王且侑享太庙”的至高待遇。

图为“金牌遗迹”金牌背面图

沐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沐氏世代子孙。沐英死后,朱元璋令沐氏子孙“世代承袭,镇守云南,永沐皇恩”,“与明朝相始终”,直至最后一代“云南王”沐天波1651年伴南明皇朱由榔在缅甸遇害,为“事上谨慎小心”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处同僚谦和为本”

图为南京博物馆内保存的沐英画像

沐英沉毅少言,好贤礼士,善待部下,不妄杀士卒。他经常手不释卷,礼请儒生讲说经史。在镇守云南的10余年间,沐英留心处理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执行“顺而抚之”、“抚而治之”、“招怀番首,先礼后兵”的政策,团结西南各民族人民,使西南地区出现较长时间的安定局面。正如史学家邵廷采所评价的那样:“黔宁守在荒徼,世有师命,纾天子南顾忧……黔宁在镇,招徕携贰,辨方正俗,使人知朝廷,垦军田一百一万两千亩,使人知所以有生恩泽远矣。死之日,蛮部君长,号哭深山,及定远继之,历年滋久,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虽夷裔于法,不忍加诛。将吏非犯大恶,未尝轻戮一人。又何其宽大长也”。沐英宽大为怀,谦和为本,与人为善的家风,直接影响了沐氏子孙后代,使之得以世代镇守云南,与明廷相始终。史学家蔡东藩评价曰:“明得云南,全出沐英力,而云南人民,亦戴德不忘,终明世二百七十余年,沐氏子孙守云南,罕闻乱事,黔宁之功,固不在中山开平下也”。《明史》给予沐英以崇高评价:“黔宁以英年应腹心之寄。汗马宣劳,纯勤不二,旂常炳耀,洵无愧矣,威震遐荒,剖符弈世,勋名与明相始终”。

三、黔宁王沐英“金牌遗迹”的当今价值意义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灿烂绚丽多彩的文化精华。沐英留给后世的“尽忠报国、谨慎小心、谦和为本”三条遗训,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当今时代的共产党人及公职人员,更应从沐英的“金牌遗迹”中吸收有效成分,加强个人思想品德尤其是清廉品德修养,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尽的贡献。

(一)今人更要“尽忠报国”,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沐英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忠于明廷,献身明廷,为明朝政府一统天下,维护祖国团结统一而付出了最大贡献。沐氏一族“尽忠报国”,近三个世纪都忠诚于明廷政府这种“大忠”,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是罕见的,绝无仅有的。我们当代之人更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像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江姐等革命烈士一样,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个人的一切。当今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们的伟大复兴事业虎视眈眈,千方百计阻挠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党的安排,努力完成党交办的一切工作任务,做党和祖国忠诚的儿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图为昆明沐王府

(二)今人更要“谨慎小心”,勤政廉政忠于职守。作为封建朝代的封疆大吏,沐英严正地告诉后人,要勤奋工作,要心中有戒,不要愧对明廷政府的厚望,枉食了云南百姓的俸禄。沐氏后人一十二代一十六任“云南王”,遵从祖上遗训,拓疆守土,勤政务实,清廉敬业,近三百年间未滋生出“老虎”,将云南治理得富庶平安,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长时期的太平盛世,使明朝政府无“南方之忧”。我们当代之人更要“谨慎小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牢记党纪国法,循规蹈矩,廉洁奉公,兢兢业业。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对县委书记们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个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要求,正是对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要坚持“谨慎小心”作风的最好诠释。

(三)今人更要“谦和为本”,团结奋斗服务人民。沐氏一族正是凭着“谦和为本”的家训,团结沐府一班人马,上下一心,精诚合作,带领云南各族人民开疆拓土,艰苦奋斗,建设美丽富饶的西南边陲,赢得了近三个世纪的和平稳定发展,也赢得了云南各族人民的敬重。明代的封建官吏尚能坚持10多代200多年做到“谦和为本”为人做官准则,我们当代之人更应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永恒的真理。2015年6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强调,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要做发展的开路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依法办事,廉洁自律,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四)今人更要传承良好家风,世代清廉为人。沐英留给后世的“尽忠报国、谨慎小心、谦和为本”遗训,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好的家风滋润教化后人,坏的家风遗祸毁灭后人。我们当代之人更要传承良好家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之花常开不谢。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考察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参考文献:

1.南京市博物馆官方网站有关文稿;

2、道光《宝庆府志》;

3、康熙《城步县志》;

4、《苗族通史》(吴荣臻主编)。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161953.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