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 邵商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 邵东市
邵东市堡面前乡:筑牢清廉根基 护航乡村发展
时间:2025-10-10   来源:邵东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今年我儿子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花了十几万元,乡村干部走访的时候知道了我的情况,立刻帮我联系相关部门申请了临时救助,还告诉我要怎么准备资料,又高效又省心,太感谢他们了。”近日,申请到了临时救助的堡面前乡村民李大叔提起这件事就竖起大拇指。这一暖心场景,是邵东市堡面前乡深入推进清廉建设、优化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堡面前乡始终将清廉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抓手,聚焦“教育、监督、文化”三大维度,以扎实举措和可见成效,推动清廉理念深植乡村沃土,为全乡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

以“警”为戒,拧紧廉洁教育“思想阀”

“每一次反面典型剖析,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每一堂廉政党课,都是一道坚固的纪律防线。”堡面前乡坚持把廉政警示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以“每月一警”活动为重要载体,纪委书记带头剖析问题根源、宣讲纪律规矩,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同时,乡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为全体干部上廉政党课,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党纪法规,划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界限。此外,堡面前乡还通过专题座谈、年轻干部读书班等方式,让乡村干部结合岗位职责,谈对清廉建设的认识、谈岗位廉政风险点、谈廉洁履职具体举措,形成领导干部带头讲清廉、做清廉的良好氛围,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绷紧廉洁之弦。

以“民”为镜,织密监督执纪“防护网”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把监督的权力交给群众,才能让‘微腐败’无处藏身。”群众监督是清廉建设的重要力量,堡面前乡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带板凳进村”活动为载体,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让干部“沉下去”、问题“浮上来”、民心“聚起来”。

今年以来,堡面前乡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契机,将“带板凳进村”活动与乡村振兴“一户一画像”工作点面结合,通过开展院落会、屋场会等方式,实现“下基层听民意”与“为民办实事”深度融合。在村口的大树下、在农户的屋檐边,干部们与群众面对面坐着拉家常,一边认真倾听群众关于低保办理、医保报销、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的意见诉求,一边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的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截至目前,堡面前乡“带板凳进村”活动已开展20余场,院落会、屋场会开展80余次,“一户一画像”已完成全覆盖,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微心愿”160余条,化解邻里矛盾、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问题30余个,为群众办理低保申请10户17人、低保提档26户47人、进行临时救助150余户,“旧工作新方法”不仅转变了干部“坐在办公室等群众”的工作作风,更让群众感受到了清廉建设带来的“民生温度”。

以“文”润心,营造清廉文化“好氛围”

“廉洁文化是清廉建设的灵魂,只有让廉洁理念融入日常,才能让清廉之风浸润人心。”堡面前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廉,全方位、多角度打造廉洁文化宣传阵地,让廉洁元素“抬头可见、驻足可学”。步入堡面前乡,大云村清廉文化广场尤为引人注目。广场内容定期更新,从“包拯拒礼”“海瑞罢官”等古代清官廉吏的故事,到基层廉洁典型,再到最新的党纪法规解读,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宛如流动的“廉洁课堂”,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教育。

此外,堡面前乡党委坚持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结合自身实际,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把位于堡面前乡荣兴村的衡宝战役塘珠山烈士纪念园打造成“红色+清廉”文化教育宣传阵地,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烈士陵园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和党性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深化清廉建设。

清廉建设只有进行时。堡面前乡将持续深化“警示教育固防线、群众监督强根基、文化浸润树新风”的清廉建设体系,让清风正气持续滋养乡村振兴的沃土,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劲“廉动力”!

来源:邵东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www.shaoshang.cn,All Rights Reserved. 邵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