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29.4万亩中稻收割工作已于近日全面结束。随着一轮明显降温天气的到来,全市多个水稻烘干中心及时启动,依托高效、科学的烘干作业,有效解决了传统晾晒难题,确保中稻颗粒归仓。
9月19日,在湾头桥镇武冈市帮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9台大型烘干机正持续运转,金黄色稻谷通过传送带不断送入机器。厂房内机器声与稻谷流动声交织,工作人员实时监控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烘干过程安全可控。
“现在我们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种粮大户王章平高兴地表示,“以前最怕收稻时突然下雨,现在湿谷直接运到烘干中心,设定参数,15个小时就能完成烘干。我承包了1200亩中稻,这里一天可处理240吨稻谷,一个星期就能全部处理完毕,省心又省力。”
他还补充道:“烘干后的稻谷水分控制更精准,粮商愿意每斤多加两毛钱收购。仅这一项多赚的钱,就差不多能抵销大半年烘干费用。”
目前,武冈市共建成13个高标准烘干仓储项目,拥有烘干设备211台,基本实现每30公里一个烘干仓储流水线,日均烘干能力近3000吨。这些设备可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长,在提升干燥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稻谷品质,从源头上减少霉变、发芽等损失。
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不仅是应对天气变化的有效手段,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武冈已初步形成覆盖产粮大镇的烘干服务网络,逐步改变传统露天晾晒模式,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武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