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城
我曾担任过十年县政协委员。履职十年,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方面,我撰写了四十余条社情民意信息,有三十多条被省、市政协《社情民意》和《人民政协报》、中国网、《湘声报》、红网、《邵阳日报》等中央、省、市重要媒体相继编发,有多条被领导批示,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己因此被评为湖南省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和邵阳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标兵。其中《公务员津补贴发放标准差距太大应引起重视》,曾引起了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高度重视,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从2007年起,我省对全省各地公务员津补贴发放的范围、标准、项目进行了清理规范,重新制定了省直机关、各市州县(区)的发放标准。到2011年7月,这项工作实施快五年了,但一直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全省各地人均年发放的标准差距太大,即县与县、县与市之间,邵阳市与市之间,邵阳市县与省直机关之间,同一职级、同一职务的公务员,其年津补贴发放的标准上下差距很悬殊。如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我们城步苗族自治县由于受财力的限制,全县公务员津补贴发放的标准年人均一直未突破一万元,长期低于省直机关和有些市县1—2万余元,且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造成上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一是财力有限。发放标准偏低的市、县(区),一般经济欠发达,财政收支矛盾大,本级财力不允许也不能够将所属公务员的津补贴发放标准提高到全省的年人均水平;二是当时的财政体制有缺陷。从2007年起规范发放的公务员津补贴,资金来源实行的是各级政府财政“自扫门前雪”各自管各自的办法,上级财政不给予补助或转移支付。因而造成了钱少的就只能少发,钱多或财力雄厚的,通过一定的程序审批可多发并且合理合法的局面。这样下去,引发一些弊端:一是不利于调动低水平发放地区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不利于这些地区公务员正常的交流。这些发放水平偏低的地区,本来经济欠发达,公务员的待遇相对也不高,且工作生活环境辛苦,人才难以留住,当地比较优秀和有专长的人员,考虑的是如何思迁,流向待遇更好的地方,而这些地区急需的一些优秀人才则难以调入或聘用;三是对所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思考,我提出了三条建议:
一是要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壮大财力。公务员津补贴发放标准较低的地区,要根据本地实际,选准发展思路,突出优势产业建设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二是要建立公务员津补贴发放资金来源基本保障机制。对那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津补贴年人均发放水平达不到全省或全国平均水平,资金发放困难又有缺口的,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补助。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津补贴发放标准。标准的制定,全省要采取上要封顶、下要保底的办法;标准,要向边远艰苦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于是,我将上述内容撰写成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即《公务员津补贴发放标准差距太大应引起重视》报送至邵阳市政协和省政协。省政协在2011年第207期《社情民意》上予以编发。然后这条社情民意信息通过省委办公厅,很快呈送至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周强的案头。周强同志于2011年8月31日阅后当即做出批示:“请李友志(时任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后担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阅研。”
2014年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根据周强书记的批示和我所提出的建议,对发放公务员津补贴标准较低且财政困难的市州县(区),省财政厅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过测算和研究,出台了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并于当年拿出11亿元(以后每年均有增加)资金安排给有关市州县,城步当年获此项补助2115万元。这个办法的出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的地区,无疑是雪里送炭、夏日送凉啊!不但提高了这些地区公务员津补贴发放的水平,而且调动了干部干事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通过这一件事说明,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方面,只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而且事关全局和大局,建言得当,又合情合理,上级领导和上级机关是会重视的,同时还会吸纳相关建议、调整完善有关政策规定。
此事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我有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是选准反映问题的渠道是关键。政协委员向上反映问题,可通过来信来访、平时提案、大会提案、联名提案、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此事的反映,我是通过社情民意这个平台进行的。从全国政协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协机关,都会不定期的编发社情民意信息。社情民意信息的传递,其渠道最大的优势是:便捷、快速、直达本级有关领导和上级机关。我写的这条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协办公厅编发后,省委办公厅于2011年8月31日收到了此文,当天就呈报给了周强书记,周强当日阅后就做了批示。速度之快和重视的程度之高,确实是我意想不到的。
二是反映的问题,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须紧扣当下高层领导和基层群众普遍最关心的难点、热点和焦点。我省2007年对公务员的津补贴发放重新进行了清理规范,包括发放标准和资金来源,并规定各级所发放的津补贴,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自行解决,上级财政不予补助。财政困难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因财力有限,其公务员津补贴年人均发放的标准一直较低,到2011年较发达地区相差已高达两万余元,不仅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还会引发他们内心的不平衡,同时也不利于财政困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此事社会关注度很高。因此,这一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了,而且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事关大局,事关基层的正常运转。还有,我撰写的《换届中经济责任离任审计的对象应有所侧重》(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阅后也做过批示)《关于将湖南城步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思考》《加快构建邵阳西部地区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议》《城步南山草山退化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企事业单位人员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抚恤金计发标准差距太大应引起重视》《关于建立完善湘资沅澧四水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机制的建议》《完善我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建议》《独生子女补助费标准亟待调整提高》等等,先后被省、市政协采用并报全国政协,引起了高层的重视并被吸纳,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想得到上级领导和上级机关的重视认可,做好深入调研是基础。财政困难地区公务员的津补贴发放标准,同一职务、同一职级,与发达地区相比为何差距很大,我曾向省市财政部门和本县财政局做过调查咨询,了解了相关政策,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级财力的制约是主要的。因为当时的财政体制是分税制即“分灶吃饭”,上面开“口子”但不拿“票子”,所发放的津补贴资金需各级自行掏“腰包”。要解决这个难题,财政困难地区除了自身要加快经济发展、培植好优势财源外,中央和省要调整完善县(市)级财政体制,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其逐步提高津补贴发放的标准,最后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
(作者系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来源:邵阳市政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