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打骨折’,啤酒免费喝。”6月29日晚,第四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在武冈市开幕,就是那个“铜鹅酥烂,豆干醇厚,帝王尝之亦忘归”的地方。

▲第四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的灯光秀。(龚璇/摄)相同之处,暂且按下不表。不同之处,或许更值得观察分析。今年,武冈承办第四届邵阳旅发大会,至少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开幕式的“亲民风”。开幕式,是一场活动的重头戏,往往需要投入不少资源,重点打造。但此次武冈的开幕式,则朴素不少。首先,选择宣风楼古城墙作为开幕式主会场。

▲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此外,开幕式现场演出,武冈市民无需门票,也无需邀请函便可参加。与此同时,位于百姓广场和同保楼的分会场同步举办活动。一方面可以分流人群,确保安全;另一方面,让开幕式从高高的台上走向亲民的台下。“这种开放式的场地选择,打破了以往活动与民众之间的隔阂,让旅发大会不再是少数人参与的盛会,而是全民共享的狂欢盛宴。”武冈市工商联主席李振东说。活动中的“吃字诀”。吃喝玩乐,吃排第一。而武冈承办旅发大会,一个突出特点是,花在“吃”上的心思明显更重。这固然与其在2007年就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中国卤菜之都”的身份有关,但“老牌”如何打出新意,是需要花心思的。武冈找到的方式是“尝新节”,这是一个属于我国壮族和武冈地区的传统农事祭祀节日。而本届邵阳旅发大会,四大主体活动中就有“六月初六・邂逅武冈最古老的狂欢”尝新活动,主打一个“吃”。

▲武冈“六月六尝新宴”消费代金券。可能有人会问,奖补的钱从哪里来?“一方面,是节俭办会省下来的钱;另一方面,来自武冈本地企业和武冈籍企业家的捐款。”武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金丰透露,截至6月25日,已收到247万元的社会捐款。在办会过程中,武冈市还组建了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联合会,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中。除了“硬件”,武冈通过开展“我为旅发大会作贡献”全民行动,号召市民人人争当武冈“代言人”,个个化身文明“引导员”。筹备旅发大会以来,武冈当地百姓主动腾挪车位1万余个,招募到621名大会志愿者、讲解员,3.2万余名机关干部、中小学生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劝导和文明清扫。

▲武冈都梁路夜景。(刘长焱/摄)武冈南接桂岭,北扼衡湘,自古就是咽喉之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正是在这里,飘散出千年卤香的韵味,武冈铜鹅更是被列入湖南农业“三宝”。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传承千年的县城并不多。武冈城址和历史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秘密或许就藏在“武冈”二字中:止戈为武,以山为岗。老百姓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是一个地方克服挑战不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武冈之“福”,深植于千年文脉的厚重馈赠,流淌于山水交融的灵秀画卷,更藏在寻常巷陌升腾的烟火气里。属于老百姓的狂欢,要让老百姓真正成为主角,这或许就是武冈的启示。
来源:武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