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 邵商网 > 新闻 > 经济新闻
湖南日报 | 共叙故园情 同谱“兴邵”曲 —写在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召开之际
时间:2020-12-22   来源:华声在线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张佳伟 蒋剑平 通讯员 林尹俊 李再新

湖南日报 | 共叙故园情 同谱“兴邵”曲 —写在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召开之际(图1)

碧水蓝天映新城。申兴刚摄

盛会如约而至

“作为境外商会的负责人,我们将境内外优势资源引进邵阳,积极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为家乡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我会把家乡优越的投资环境,邵阳市委、市政府加快产业发展的坚强决心,宣传介绍给海外同胞,鼓励大家回乡投资兴业。我们商会愿意为家乡品牌出口墨西哥、走向世界牵线搭桥!”

……

这是在2018年第四届全球邵商大会上,泰国湖南商会会长刘纯鹰、墨西哥湖南总商会会长唐楚杰等一批杰出邵商的真情流露及豪迈承诺。两年来,他们为邵阳市引进资金170多亿元以及一大批企业。

两年一晃而过,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如约而至。

湖南日报 | 共叙故园情 同谱“兴邵”曲 —写在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召开之际(图2)

邵阳智能终端产业园一角

近年来,邵阳市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以及“产业兴邵”战略,通过建设园区、出台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邵商、客商投资兴业。

筑好巢引金凤。邵阳市重点实施“一带一核多点”工业走廊战略,即以“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为带,以邵阳经开区为核,以各县(市、区)工业园区为点,打造湘中、湘西南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工业中心。经过4年多持续发力,邵阳市“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基本建成,先后建成11个省级园区,全市12个湘商产业园建成标准厂房522万平方米。邵阳市还重点打造一批技术创新平台、融资平台、产学研融合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以平台支撑和撬动产业发展。

邵阳市大力实施邵商“回归工程”,首倡“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吸引邵商回乡。还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邵十条”,从审批、融资、纳税、用工保障、降成本等10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措施,要求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龚文密、刘事青多次赴北京、广州、深圳等地与邵商对接产业项目。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经常性外出招商,带头上门考察邵商企业、拜访商会会长。邵阳市还在全球46个商会建立邵商联络处,为邵商回乡投资提供面对面的优质服务。

“招商引资时,邵商是‘座上宾’;项目落户后,邵商是‘家里人’。我们要把企业的事当作家里的事,快办、急办、办好,创造快过沿海的邵阳速度。”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说。

亚太宝隆产业城项目于2018年签约落户邵阳,2019年10月启动建设,已建成6万平方米的厂房,厂房企业入驻率达100%;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期的厂房建设,并已完成全部厂房的签约。

项目负责人杨立新说:“邵阳的营商环境很好,在土地、税收、补贴等方面有非常好的优惠政策。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落户邵阳,大展鸿图。”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邵阳交通发展日益完善。怀邵衡铁路的通车,极大方便了邵阳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对接。安邵高速、武靖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现有沪昆、二广、衡邵等10条高速公路辐射四面八方,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82公里,居全省第四、湘中湘西南第一。邵阳武冈机场通航,邵阳进入航空时代,形成“铁公机”现代交通网。目前,邵永高铁已进入前期勘探阶段,开工已为期不远。邵阳对接粤港澳、北部湾地区和东盟诸国,将更加便利。

湖南日报 | 共叙故园情 同谱“兴邵”曲 —写在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召开之际(图3)

国内最先进的高端厨电生产企业——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阳)有限公司

据介绍,如今邵阳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已成为邵商建功立业的一方新热土,他们累计投建815家企业,其中512家企业已经投产,实现产值442亿元,税收18亿元,解决就业5.38万人。在邵商组团回乡投资兴业的强力推动下,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已经和即将形成“世界鞋都”“中国特种玻璃谷”“中国发制品城”等知名产业聚集地和先进制造业的高地。

邵商,动能无限!邵阳,未来可期!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0年12月22日10版)

来源:华声在线

Copyright © www.shaoshang.cn,All Rights Reserved. 邵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