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邵阳市双清区火车站乡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抓共管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坚持推广“党建+”模式,不断丰富“党建+”内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培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上持续发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添色”。
用“党建+人才培育”,为乡村发展添上“一抹红”的亮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对此,火车站乡每个村积极培育不少于2人的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并为其精心选配“师傅”进行帮带,提升年轻干部协调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除此之外,火车站乡积极选育乡村土专家、田秀才,吸引各类人才回归乡土,积极把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发展能手和实用人才。
用“党建+基层治理”,配出“一抹蓝”,为乡村振兴添底色。一是该乡以党建促综治,突出社会治安防控,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原则,构建“天网、警网、民网”三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巩固和完善警务室、调解室、治安巡逻等基层群防群治组织,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以党建指导调处,积极组织协调司法所、派出所、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办等部门,根据辖区内矛盾纠纷的特点,讨论研究调处思路,优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形成调解合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成功率。调解工作队伍中党员占半数以上,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调处矛盾纠纷。去年以来该乡有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多起,有利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党建+移风易俗”。该乡始终把移风易俗作为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员带头公开承诺、示范引领,积极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等新风,净化乡风民风,积极引导农村社会风气向好向上,扎实促进移风易俗该乡落地生根,取得了实效。
以“党建+产业发展”配出“一抹绿”,为乡村振兴添“景色”。该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聚焦产业发展,以党员能人引领兴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通过变输血为“造血”的方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按照“五化”支部建设标准,选优配强干部用好驻村工作队,使党支部具有战斗力。抓好宣传发动,搞好土地流转,全乡共流转土地800余亩。发挥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带头,建立专业合作社。如振兴专业合作社、天源现代科技示范园等都是党员带头人。组建花卉苗木、种殖等合作社9个,吸纳60多名贫困人员就地就业、就地脱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建好了天源现代科技示范园340亩的葡萄、西梅、五星枇杷、日韩系砂梨等26个品种水果基地,振兴花卉苗木农民专业社300多亩黄桃、黄金李、黄金贡柚基地,杨柳村20多亩的无花果基地,前进村30多亩老阳精品葡萄提子;另一方面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紫薇集团建成1200余亩的苗圃基地;同时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杨柳村高产油茶300余亩。
图为邵阳市双清区火车站乡莲荷村美丽村口一角
“实现乡村振兴,无论是乡干部,还是村民群众,都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凝心聚力、齐心协力,通过党建引领,把火车站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更加平安和谐!”该乡党委书记充满自信地说道。
来源:双清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