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 邵商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 新宁县
新宁县崀山景区带村撬动“全域脱贫”
时间:2018-01-18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辣椒峰、骆驼峰、将军石……崀山景区的丹霞景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美景让人叹为观止。如何让好风景带来好光景,近年来,随着崀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壮大,新宁县巧打“崀山牌”,通过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景区就业、金融扶持、民居改造、生态补偿等措施,扎实推进旅游精准扶贫,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收获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景区内4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保生态,借助景区走脱贫致富路

  近年来,新宁县以全域旅游和崀山打造湖南旅游南大门为抓手,大力发展景区带村谋发展,促进旅游扶贫。进入景区,绿水青山间,白墙、灰瓦、木格窗,一幅幅田园风光图映入眼帘。

  “过去靠烧木炭、砍竹木为生,既破坏生态,又污染环境。崀山划为景区后,政府封山育林,搞美丽乡村建设,家乡环境大变样,我们的生活也跟着不一样了。”崀山镇黄背村村民陈贻富说,现在家家户户烧液化气,用上了清洁能源。“村民从好环境中尝到甜头,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山上的一草一木。

  2016年,新宁县先后投入3800万元,在崀山景区14个村共2935户开展农村危房整改及风貌改造,有效地改善了本地人居环境,呈现规范统一的“白墙抱红柱,青瓦染素云”的峒瑶民居风光,与景区丹崖碧水、田园风光,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基础设施升级,景区焕然一新。新宁县以崀山为主体,整合县域旅游资源,联动主要乡镇,加快开发休闲、度假、红色、文化、探险、生态等旅游产品,形成县域内多个旅游景观单元。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新宁县突破景村“界线”,实施春花秋色林相改造工程,租用景区贫困村荒山、荒坡500余亩,每年投入150万元左右栽种各类苗木,既实现了崀山春有花、秋有色、处处美如画的效果,也为贫困户增加了土地流转收益、劳务收入和生态收入。游客从单一的在景区观光逐步延伸到周边村落休闲玩赏。借助崀山景区的经营优势,带动周边村落旅游发展,让原住民分享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活产业,鼓起农户钱袋子

  戴顺友是崀山村村民,长期在外打工,2012年回家过年,看到崀山的变化,决定回乡创业。经考察,戴顺友租下镇里800多亩的农场,发展休闲农业,种植特色杨梅、有机蔬菜、葡萄,搞起林下养殖。2015年,他又投入200万元收购了宝丰脐橙园艺场。通过电商平台,打开了特色旅游农产品市场,打响“戴先生”“崀山人”品牌。现在,他的农场成为集种植、餐饮、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园,吸纳280多名村民就业,订单辐射周边2000多亩耕地,每年带动农户增收120万元。

  像戴顺友一样,这几年崀山镇返乡创业者达200多人。返乡后,政府引导他们向餐饮、住宿、种养、交通、购物等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让原住居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满师傅生态农庄、戴先生酒庄、宝丰脐橙园、崀山生态园、玫瑰山庄等规模特色企业,实施公司+农户,产业基地带农户,带动各景区村的种养等下游产业发展。围绕景区百亩玫瑰花、千亩油菜花、万亩脐橙花与崀山铁皮石斛、新宁腊肉、猪血丸子、竹筒酒、瑶王宴、脐橙宴、崀山瓷器等旅游特色产品,生动展示崀山特色文化,深受旅游团队的青睐。贫困户也通过土地流转、种养、制作、销售等多种方式获取了收益,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景区村脱贫致富。

  拓门路,促人与景和谐发展

  崀山镇石田村是崀山六绝中“辣椒峰、骆驼峰”二绝景集聚地,自然景观无可比拟,该村借助源源不断地从村内流进流出的客源机会,村民自发成立了乡村旅游服务联盟,开发“一户一品”特色农具参观和推出“一户一个口味”特色菜品农家乐。除了开办农家乐,原住民作为旅游景区的“第一主人”,景区制定了专项优惠政策,在日益蓬勃发展的崀山旅游发展势头前,也拥有了更多工作的机会。

  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崀山景区积极推动餐饮、住宿、养殖、交通、购物等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让原住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崀山景区内的农家乐、特色民宿客栈如雨后春笋,屹立在景区各村,村民们在自家门前做起了老板,做成了自家乡村旅游品牌,分享着乡村旅游开发成果。

  从2010年起,新宁县财政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安排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100万元,增加林农收入;投入1800万元,在景区村成立了环境整治理事会,支持原住居民开办农家乐;规范购物摊位拓宽了景区居民致富门路,同时,新宁县在民居新改建新方面给予补偿,只要严格按照景区审批要求建设,统一风格风貌,经验收合格后奖励2.2-2.5万元/座。特别是在就业补偿方面,我们在景区员工招聘中制定了专项优惠政策,景区管理岗位原住居民比例达到51%。景区旅游摊点、卫生保洁、保安服务、护林防火等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必须在原住居民中安排,建立了138人的保洁员、保安员和防火员队伍,直接带动贫困户脱贫,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景区和谐发展。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www.shaoshang.cn,All Rights Reserved. 邵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