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旭艳)12月22日,从邵阳市创文办传来消息,在第二届中国志愿服务论坛征文活动中,邵阳市报送的《志愿者调解婚姻矛盾多元化新路径探索——以邵阳市红心林婚姻促和志愿服务“镜圆”为例》荣获二等奖。这意味着邵阳市志愿服务在理论创新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于今年4月启动论文征集活动,并于12月中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志愿服务论坛。征文活动重点围绕“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全国共报送492篇论文,评选出优秀论文65篇,其中一等奖7篇,二等奖23篇,三等奖35篇。
“父母的婚姻生态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直线攀升的离婚人群中有70%属于冲动型离婚。”为了让更多孩子拥有完整、和谐的成长环境,2014年7月,邵阳市红心林志愿者服务联合会以婚姻急诊为切入点,在大祥区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全省首个志愿者“婚姻缓冲区”,对冲动型离婚当事人进行专业危机干预的志愿服务。
由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律师和社工组成的专业团队,陪伴当事人度过情绪的暴风骤雨,镜圆志愿服务项目也在成长中不断创新。从最初单一的现场调解发展到场内场外+线上线下的模式:线下进行离婚现场调解,场外定期组织当事人开展体验式婚姻辅导工作坊和亲子团体心理拓展;线上组建了纯公益的婚姻咨询服务微信群、QQ群,突破时空阻碍为匿名当事人提供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服务。随着“镜圆”影响力的扩大,经常有婚姻当事人主动预约每周三的婚姻咨询。三年来,项目共为5000多人提供了专业婚姻辅导,2017年调解服务632对夫妻。
来源:邵阳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