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珺 通讯员 王典红)邵阳市生态环境局介绍,根据省环保部门统计,2018年邵阳市优良天数增至305天,污染物监测浓度全部下降,邵阳市空气质量全面提升。2018年,是邵阳市环保工作面临重大压力和空前挑战的一年,邵阳市先后启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连续接受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两次大考,重点整治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坚决落实了上级交办的环境问题整改,确保环境安全,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为邵阳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大气指标方面,2018年PM2.5年平均浓度47ug/m3,同比下降16.1%;PM10年平均浓度65ug/m3,同比下降下降16.7%;全年优良天数305天,优良比例85%,同比分别提高8.3%全年重污染天气5天,比去年减少13天。水质指标方面,2018年邵阳市资江、沅江水系41个监测断面(其中国控断面6个,省市控断面35个)水质全部达标且水质类别较上年保持稳定,邵阳市区、各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市级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邵阳市区城南公园(资料图)
全环节重视经受环保督察“考验”
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中涉及邵阳市的1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8个,其余2个按序时进度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并在持续推进整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222件信访投诉件,已全部完成整改。省第二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邵阳市累计接到信访交办件共20批444件,截至2018年12月底已办结 400件。
协同推进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饮用水水水源地问题整改为重点,全力打好净水攻坚战。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问题环境整治工作,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完成了梅子井8组、曹家码头、工业街水厂取水站房、北塔公园等4个排污口的截流工程。11个省级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在线监控设施均按要求完成了建设任务并已投入正常运。督促公用事业、城建投等部门启动完成大祥区桃花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及龙须沟、洋溪沟黑臭水体治理等。监测数据显示,邵阳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辖区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洞口县御龙湾排污口整治前后对比照片
以城市大气面源污染整治为突破口,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涉气工矿企业的监管。2018年以来,邵阳市共检查工业企业157家次,责令整改企业68家,下发交办单17份。狠抓砖瓦企业排污监管。目前,保留的砖厂150余家,安装在线监控的约120家,实现联网的80家,春节前安装、联网工作全部到位。积极落实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邵阳市共取缔违法油漆作坊5家,督促12家企业完成治理设施建设。加强市区高污染燃料使用管理。2018年以来,邵阳市区取缔燃煤锅炉7台,收缴煤灶4000余个,责令15家已改用生物质的单位将存煤全部清除,防止煤炭复烧。
同时,以常态化监管为手段,打响净土新战役。强化固废日常监管,坚决抓好督察问题整改,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有序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及问题整治工作。
多举措全力推动生态建设再上台阶
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运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强制手段,从严从实从快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美丽的绥宁县城。
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截至2018年11月底,邵阳市2018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50个目标任务村,已完成整治335个。切实抓好“绿盾2018”专项行动,目前,邵阳市“绿盾2017”和“绿盾2018”专项行动排查发现的95个问题,已有33个按程序申报销号,其余正在积极整改。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创建工作。按照省政府印发《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邵阳市有4890.93平方公里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范围,占邵阳市国土面积的23.48%。同时,邵阳市已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93个省级生态乡镇、100个省级生态村,新宁县和绥宁县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命名。
积极推动机动车尾气检测站,饮用水源监测能力, 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噪声自动检测建设,完善市县环境两级监测网络。对现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进行整合衔接,在去年完成水泥、煤电、造纸等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的基础上,加快屠宰及肉类加工、其他农副食品加工等8个行业新版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26个,安排专项资金10347.75万元,一批环保重难点治理项目顺利完成。
来源:邵阳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