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波)9月12日,大祥区河长办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来到雨溪老屋桥水库进行巡查,看到停靠在岸边的破船,河长办的工作人员通知水库管理部门清运。参加巡查的雨溪街道河长王风华告诉记者,“现在水库已全面完成了退养工作,街道和村两级河长也加强了日常巡逻,严厉打击人工喂养,防止死灰复燃。”
自河长制工作铺开以来,邵阳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并借助河长制体系,加快水库和水源地退养,实现养殖污染有效整治。
老屋桥水库面积有一千多亩,集雨面积5平方公里,是周边几个村的主要水源地。几年前,由于缺乏管理,水产养殖户投放大量饲料和有机肥,对水体破坏严重,这座水库一度成为臭水塘,此前多次进行整治,又多次反弹。今年出台河长制后,大祥区将这座水库交由雨溪街道河长和村里的水库库长负责水库退养和日常监管工作。有了属地两级河长严密监管,困扰老屋塘多年的养殖得到有效解决,臭水塘又恢复了昔日的青山绿水。
河长制出台以后,邵阳市充分利用河长体系延伸到村(社区)的优势,把水域退养责任传导到最基层的“神经末梢”,通过四级河长的巡查,退养工作的速度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目前,邵阳市1176座水库已完成618座的退养,城区主要水源地网箱养鱼已经全面清理到位。同时邵阳市还清除沿岸违法种植22.8万平方米,疏通沟渠9200公里,整治河道300余条(段),总长6000多公里,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至8月邵阳市水功能区检测合格率100%,其中资江主河道水质保持在II类水标准。
来源:邵阳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