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邵阳市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820万邵阳人民众志成城,向着中国城市的最高荣誉“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2年以来,邵阳城区接连取得限摩限电、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等里程碑式胜利,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已经通过国家综合评估并向社会公示,城市漂亮了,民生改善了。在此基础上,邵阳市委、市政府号召邵阳市人民保持连续作战作风,发扬敢于胜利精神,坚定信心和决心,昂扬斗志和心智,以久久为功、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意志和毅力,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之战”。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以下资料由记者袁光宇整理:
今年是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对创建目标任务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市委、市政府号召邵阳市各级各部门对照《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工方案》、《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等文件的要求,结合自身职责,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有计划部署推动各阶段创建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精神文明是城市的“灵气”,一座城市要“涵蕴灵气”,必先“强筋健骨”。具体来讲,要重点建设好城区三环线及地下综合管廊;加快改造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开通东城快线、西城快线,打通中心城区南北通道,尽快构筑起“十字架”快速通道;加快推进新城大道、邵西大道、魏源西路等路网建设,打通迎春路、电机路、建设北路等瓶颈路段,解决交通拥堵;抓好城市主要道路、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同时,要搞好街巷路面硬化、路灯、垃圾中转站和公厕设置、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做好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站牌的更换、修复、设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抓管理,美化城市环境
优美宜居、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反映,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
要大力改善生活环境。以“数字城管”系统为载体,形成运作市场化、管理网格化、智能化、信息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长效城管体系,抓好集贸市场、旅游景点、文体场馆、广场公园、背街小巷等公共场所的环境整治,切实整治乱堆乱倒、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现象;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积极发展城市公交,方便城市居民出行。
要大力治理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天网工程”,建立覆盖邵阳市的综治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治安综合防控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
要大力净化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集中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非法游商、无证摊点等现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开展生态修复,提高大气、水体质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城市生态环境。
抓基层,建设文明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文明社区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和关键。
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照测评标准,明确目标,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综合性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以及社区技防、人防和消防设施建设。加强对社区环境卫生的治理整顿,治理解决脏、乱、差现象。
要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要整合社区可用资源,做到本社区和跨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要健全家政、法律援助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各项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就业、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民事调解等服务,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和服务功能,妥善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要扎实开展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和“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活动,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促进社区家庭、邻里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沟通与和谐。
要大力提高市民素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
抓窗口,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单位和行业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载体。要牢固树立“小窗口、大服务”的工作理念,推行高效、规范、优质的服务。
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要把文明城市创建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加强机关效能和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落实首问负责、信访接待、投诉处理等制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要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坚持“两集中两到位”,严格落实“一门受理”、“一站办结”等制度,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展示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要提供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供电、交通、环卫、医疗、工商、税务、公安、交警等行业部门要结合创建文明城市,争创群众满意单位。要在职工中开展“服务明星”评选活动,营造人人争当服务明星、个个争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氛围。
抓载体,培育创建亮点
创建文明城市,活力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要大力加强创建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积极抓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文明单位质量和创建工作水平,扩大文明创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要大力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做好民间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服务和引导,不断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和全民公益理念,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好党员志愿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活动;健全完善奖惩激励机制,表彰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要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抓好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最美少年、美德少年、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心理健康辅导站、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加强网吧监管,开展“远离网吧健康成长”主题活动。
要大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百城万店讲诚信”、“食品安全宣传周”“诚信做产品”等活动,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健全落实诚信奖惩制度,定期发布红黑名单,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工商、税务、质监、食品药品、环保等部门要建立完善行业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实现信息记录动态更新和实时查询。
抓氛围,倡导新风正气
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人、塑造人、提高人,必须引导和推动广大市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市民、展示文明形象,全面提高文明素质。
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利用多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胸怀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
要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市级新闻媒体要开设专题专版,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既要宣传典型、反映成果,更要曝光问题、督促落实。要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并加强对已有宣传内容的更新和管理,特别对在各类宣传载体、宣传版面上乱涂乱画、乱贴乱挂等人为破坏行为,以及各类“牛皮癣”小广告、不雅医药广告、商业广告,要从严打击、大力整治,让城市形象文明起来、清朗起来。
要抓好道德典型培育推介。积极培育和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组织开展第五届邵阳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在社区、企业、学校等单位每年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巡讲、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
(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周卫长)
来源:邵阳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