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 邵商网 > 新闻 > 部门动态
邵阳市立足“六个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时间:2017-04-26   来源:市农业委员会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今年来,邵阳市以发展精细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揽邵阳市农业农村工作,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一、保护产能,着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护粮食产能。夯实邵东、新邵、 隆回、洞口、武冈、新宁、邵阳等7个粮食产能大县基础,加快建成设施完善、土壤肥沃、技术先进、机制健全的高标准现代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域。将绿肥面积从100万亩发展到115万亩,将“稻—油”面积从91万亩发展100万亩。在邵东等粮食产区,探索通过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把过度开发的土地利用强度降下来。主动压减粮食面积10万亩,保持粮食播种面积900万亩水平。在继续发展优质食用双季晚稻的同时,着重在隆回、洞口、新邵等海拔500—900米的山区发展优质食用一季晚稻。

二、调优结构,着力扩大农产品有效需求。首先,调优区域结构。推进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完善扶持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的政策,形成区域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生产力布局。做大做强洞口、新宁、武冈柑橘产业带,隆回、邵东、新邵、绥宁中药材产业带,大祥、双清、北塔、邵阳县时鲜水果产业区,隆回、邵阳、新宁、邵东茶叶产业带,绥宁、武冈优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区,城步乳业区,邵阳县茶油产业区,绥宁竹子产业带。将柑橘种植面积从100.5万亩扩大到105万亩,中药材面积从98万亩扩大到100万亩,茶叶投产面积从10.8万亩扩大到13万亩、产值1.5亿元,水稻制种面积从12万亩扩大到15万亩。推动规模养殖由城郊区向农区转移,由人口密集区向人口居住稀疏区转移,2017年底前完成确需关闭或搬迁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其次,调优产品结构。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销路好、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调减滞销品种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供给。调减食用品质不佳的早籼稻面积,积极推介G两优1号等高档优质稻米新品种20万亩,将籽粒玉米面积从145万亩压减至130万亩水平,新增青贮饲用玉米10万亩。抓好柑桔种苗的无病毒繁育,新扩柑桔面积1万亩。抓好金银花的品种改良,推动有机茶的开发和种植。扩大乳猪、中猪和冰鲜肉产品生产,恢复全国乳猪出口品牌。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提升南山乳品市场信誉度和占有率。

三、修复生态,着力治理农产品产地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必须打一场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攻坚战。年内完成人工造林36万亩,完成油茶新造10万亩,全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49%。在隆回、邵阳、新宁等传统烤烟区推广“稻—烟”轮作。推广稻鱼、稻虾等综合种养20万亩。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邵阳市统防统治全程承包服务面积突破10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要达140万亩。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禁止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矿采选、化工、电解锰、电镀、制革、危险废物经营等企业,防止对耕地造成污染,对今年年底前仍不达标的,一律责令退出。

四、补齐短板,着力提升农产品综合产能。突出农业薄弱环节,补齐短板。首先,补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邵阳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年内要实施邵阳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宝庆森林公园、垃圾发电项目、市第二水源(木瓜山水库扩建)、娄邵盘地基本农田重大工程、资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大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市农科院试验示范基地、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大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一批农村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以上,改良草山1万亩。年内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2.5万台套。其次,补农业规模化经营短板。邵阳市属丘陵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山多地少,耕种土地分散,难以机械化作业,影响了规模化经营。邵阳市耕地流转率只有26.8%,比全省水平低14.9个百分点。年内,着力培育一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扶持政策促使其发展壮大。

五、延伸链条,着力培育农产品优势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需要打破就农业抓农业的习惯思维,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固有格局,打破山区农业难有作为的传统意识,丢掉农业“饱暖不挣钱”的错误认识,充分发挥邵阳市丘陵山区优势,靠山吃山、发家致富。今后,着重从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业农村服务业三个方面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年内,扶持1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同类产品企业进行整合、兼并、重组,避免企业互相争夺资源和市场,搞无序竞争。引导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到农村建立原料基地,让农民分享加工转化增值收益。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休闲农业发展质量。培育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直销、“供销e家”、冷链物流配送、农村电商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六、深化改革,着力激活优质农产品发展潜力。年内,我们将重点推进“六大改革”。 一是加快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建步伐,配齐配强执法队伍,尽快形成执法合力。二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精准把握政策要求,严格把控技术标准,配强队伍、配足经费,确保今年底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三是抓好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确保年底完成任务。四是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落实改革举措,深化社有企业改革,20%的县市区将组建供销产业集团。五是启动市农科院种业人才发展与种业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出台种业科研成果分配方案和人才流动方案。六是推进武冈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来源:邵阳市政府网站

Copyright © www.shaoshang.cn,All Rights Reserved. 邵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