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城步,既是欠发达地区,又是处在脱贫攻坚阶段,30万苗乡同胞,怀着不同的脱贫致富愿望,如何回应急迫的百姓关切?如何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实效,共享发展?今年初,城步县委、县政府精心制定《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方案》,为城步扶贫开发明确了任务书、线路图和时间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领导联点、单位驻村、干部结对
受限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贫困村贫困户仍是城步绕不过去的问题,2016年,城步贫困人口56853人15393户,覆盖全县13个乡镇(场)、村。
城步县在全县开展“领导联点、单位驻村、干部结对”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的帮扶工作行动,实现“四个全覆盖”——覆盖所有县级领导、覆盖所有正科以上单位、覆盖所有贫困村、覆盖所有贫困户。全县2万余名干部直接联系15393贫困户56853贫困人口,建立人人都有扶贫对象、个个都有扶贫责任的大扶贫格局,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
此外,该县还制定了《城步县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下发了《城步县2016年减贫计划》以及与乡镇(场)、驻村扶贫工作签订了2016年减贫责任书压实工作责任,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减少贫困户3200户,贫困人口1.2万人,走上了扶贫攻坚的快车道。
因村因户施策,个性化帮扶
城步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坚定走精准扶贫之路,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锁定93个贫困村15393贫困户56853人没有脱贫,“我们因村因户施策,逐一制定精准化、个性化帮扶方案”。安排专门资金,实施产业项目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社会保障,实施结对帮扶,每名干部每年每人1200元的帮扶资金准确落实到贫困对象身上,对真实脱贫对象即时销号。
贫困村路、水、电、房等建设的目标和举措更加明确具体。比如,项目资金方面,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2亿元,安排2015年-2017年各扶贫村基础项目;整合资金9000万元,重点解决70个边境村的水、电、路等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目前落实全县392个扶贫基础项目,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2223.7万,完成公路硬化204.4公里;投入资金1560多万元,解决35个村2.5万饮水问题,投入1.2亿元,推进132个村农网改造投入96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标准农田10万亩,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能力。
针对投入不足问题,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还明确规定,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今年安排564万元对各乡镇(场)面上村贫困人口产业发展进行扶持。
为贫困户配上脱贫“保姆”
城步县出台《城步苗族自治县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奖励和扶持办法》,每年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对“种养+”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带动贫困群众致富的产业户、企业、协会实施奖励5-10万元。县域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性显著提高,52个种养大户、2个特色产业企业、8个特色种养协会,如白毛坪乡坳岭村25户贫困户,22户加入青钱柳合作社,对于3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村里帮助将其土地托管种植,年内可实现脱贫。
该县制定了相关金融扶贫政策,大力推进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000万元,贴息300万元。贫困对象新增创业主体563户,蔬菜产业种植2万亩、笋竹林10万亩、油茶林2.5万亩、苗香梨8200亩、青钱柳5000亩等特色产业有了快速发展,为脱贫致富打下了产业基础。
在突出精准帮扶上加强对贫困户点对点帮扶,做到“一户一本台帐、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扶贫措施”,将帮扶对象落实到每一个单位的每一名干部,建立3419名行政干部、2549名企事业人员,152个专业合作社和4个企业结对帮扶一个以上贫困对象。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农综产业资金129.04万元,农综项目建设资金826.95万元。聚焦扶贫,统筹实施“公司+基地+贫困户”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受益3000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
干部是实现精准“滴灌”式扶贫的“管道”,该县率先创新扶贫机制,组织93个县直单位,2万余名党员干部,对93贫困村开展“帮助一名贫困户脱贫、实施一个扶贫项目、采取一套帮扶措施、创立一个产业合作社”四个一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为广大贫困户配上强有力的脱贫“保姆”。
城步扶贫办 冯世民 杨邵湖 杨彬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