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70多岁了,要不是县里答应帮我代建,我老婆子一个人还住在烂棚棚里,感谢党和政府的顾……”梅口村17组村民李某热泪盈眶着说。
10月30日,关峡乡纪委调查组会同关峡危改办主任、梅口村两委成员就接到梅口村群众反映的“该村村委周某利用为梅口村17组李某危房改造之机,用李某的户口本复印件到关峡乡扶贫办领取危房改造资金29900元,实际只给李某20000元,其中9900元进入私人腰包”的线索,请当事人李某、代建人周某多方到场,对李某的C级危房改造工程量进行了现场核实,按2018年绥宁县木房C级危房改造补助标准计算,工程量为30102元。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信访人和当事人,当事人李某对此表示非常满意。
此次关峡乡纪委雷霆出击,做到从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身边“小事”做起,坚决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顺了民意遂了民心,引基层干部留一池清水,成为真正让群众信服、信任、信赖政府。据悉,乡党委政府强化以知领行,多途径开展廉政建设工作,乡纪委利用“带着板凳进村”的契机为民办实事,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更多群众愿意将问题反映到关峡乡纪委、关峡乡综治信访部门,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全乡各部门齐心协力,为民办实事解民忧,我乡今年信访举报件和往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元月份以来,共开展带着板凳进村活动72次,走访村总数72次,接访164人次,受理业务内举报件2件,受理业务外诉求156件,能办结的158件全部办结,为民办实事158件,上报典型案例12例。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