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20年,司法局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聚焦市局、县委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和工作要求,立足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在落实关峡乡法治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特色,完善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为全面提升民众法治文化素养,切实增强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该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一是以各村村部实施重建为契机,对关峡各村法治学校教学场地及教学管理进行了重新规划,按照“七有”标准(有管理机构、教学场地、师资队伍、教学计划、教学对象、管理制度、教学档案)高标准建设关峡乡9个村级法治学校;二是在S211省道关峡段增设5个法治宣传窗橱,提高农村法治宣传百里长廊关峡段法治宣传密度;三是在各村村口停车场旁新设美观大方的大型法治宣传窗橱9个,增强了村域浓厚的法治氛围,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法律知识,受到法治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村级法治学校,组织村域群众上法治课,运用元旦、春节等重要传统节庆之际开展“送法下乡、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农村法治宣传月等专项宣传活动,并编印《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简明读本》下发到关峡每个村,将今年来承办的6个典型案例摘录并编成《法治乡村建设以案释法》与"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宣传海报、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海报张贴到关峡乡集镇、各村人口相对集中地段和村落,利用各村大型法治宣传窗橱,宣传最新颁布的《民法典》等法治内容。同时,该局向省司法厅争取,将《湖南省“村村响”法治广播音频》下发到关峡每个村。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扩大法治宣传的影响范围和感召力,使关峡乡法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截止10月底,该局局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组织执业律师、业务骨干到村级法治学校上法治课27堂、进村法治宣传27次、下发法治宣传手册2000多册,张贴法治宣传海报100多张,为群众“平时学法、遇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是乡村治理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进一步加强关峡乡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实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督促各法律服务站重新挂牌,每个村安排1名执业律师为法律顾问,指导人民调解员依法调解矛盾纠纷,引导纠纷当事人以理性方式维护权益,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今年年初,组织9名村民参加省司法厅组织的网上农村 “法律明白人”在线培训。截止10月底,共培养“法治带头人”9名,法律明白人70名,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
建立健全关峡乡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完善了关峡乡各村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站、法律顾问律师值班室建设。建立人民调解无缝对接司法调解和法律公证制度,推动人民调解员、工作站人员、律师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截止10月底,重新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9个,建好标准的人民调解室和法律服务站9个,律师值班室9个,打造了以调解员命名的品牌调解室3个,积极妥善化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让群众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大、安全感更高。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