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健全全县各级各类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各类风险隐患调查、登记建档工作,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扩充和完善现有水文、气象、地质、林业等监测站网,建成完整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体系。
三是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建立以县政府应急平台为中心、部门应急平台为枢纽、乡(镇)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全县综合应急平台。
四是应急队伍建设。建立综合性应急队伍、专业救援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应急志愿者队伍。
五是物资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物资储备设施和资源,优化和完善生活救助、抢险救灾、公共卫生等各类物资储备,形成全县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六是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紧急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机制,构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立体紧急运输保障体系。
七是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公用通信网络应急通信系统,实现全县主要建筑、重要部门、关键交通设施公众通信信号的全覆盖。
八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2025年底建成县级应急实验室网络,实现与上级应急实验室的对接。
九是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形成政府、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有机结合的公共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十是重点工程建设。建设集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战勤保障、模拟训练、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县级安全管理中心。
十一是深化平安绥宁建设。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管理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形成县乡村三级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争创平安县城。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