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排树、蓝一片天、美一路景,又是一年春暖添绿时。自武冈市林业局启动“送苗木下乡”活动以来,一大批桂花树苗、杉树苗和樟树苗近段时间被邓元泰等乡镇的群众争领一空。此次活动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免费发放203万余株优质苗木。针对发展集体经济和庭院经济遇到的难题,各乡镇(街道)林业站已派出技术人员对困难群众进行造林培训及日常管护指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武冈市地处湘西南,物产资源丰富,适宜于多种林木生长。在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的基础上,武冈市借力“四边五年”造林绿化行动,以苗木的统计、选种、栽植等为时间节点,精准细化分工,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把植树造林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庭院经济相结合,切实抓好后期管护和督查考核。为了解决大山要绿“被子”、农民要“票子”的矛盾,武冈市坚持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衔接,做活“大地增绿、林农增收、政府增税、社会增效”文章,林地集约化经营有声有色,送科技下乡与乡土专家传授活动添动力,鼓励支持1.5万户林农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油、林蜂等林下经济产业,创建示范基地超过20个,成为了7000余名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在85个贫困村2017年春冬两季重点种植油茶、青钱柳、楠木等经济林,全面完成果木林种植任务,通过城市周边乡镇和公路沿线创办3-5个示范点,以点带面加快生态扶贫步伐的基础上,武冈市2018年又投入1800多万元,完成造林任务4万余亩,森林抚育7.8万余亩,新造油茶0.6万余亩;支部主题党日义务植树活动完成2400余亩,栽种12万余株树苗。此外,生态廊道建设完成了国省道、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和机场周边宜林荒山、威溪水库饮用水源地周边荒山的大苗造林1400余亩。 “要美丽也要富裕,要生态也要小康”。通过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武冈市近年来积极探索让生态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新路径,使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助推困难群众“拔穷根”、“摘穷帽”,让生态成果全民共享。
来源:武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