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武冈市古称都梁,邵阳市西部中心,属山丘区地貌,易涝易旱,河水暴涨暴退,水资源分配不均,特别是东部地区资源贫乏,严重缺水。 “争取两年内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水质合格率每年提升5%以上”的饮水安全工作目标被写进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市政府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中,农村饮水安全位居第一。截至目前,PPP项目融资已与湖南水建投等联合体签约,已完成投入2.2亿余元,建成单村联村工程38处、管网延伸工程36处、维修、新建水池水井581处,全市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99个行政村25个社区自来水入户率已达83%,为全市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形成全力 高位推进 为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武冈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从水利、国土、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16名精兵强将,组建安全饮水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PPP项目、打井及水井维修、管网延伸、单村联村4个工作组和1个技术指导组。各乡镇均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班子负责落实”的饮水安全工作格局。通过深入村组实地调查,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论证和现场复核,摸清了全市饮水状况。省水利厅厅长詹晓安、副厅长钟再群亲自带领技术专家到武冈现场察看、调研。邵阳市委常委、武冈市委书记侯文,武冈市委副书记、市长唐克俭多次赴省、邵协调汇报工作。武冈市委市政府层层召开动员会议,集中财力,集中精力,上下联动,聚力攻坚安全饮水全覆盖。 科学规划 分步实施 领导的关怀和群众的期盼,成为武冈饮水安全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设计、高效率实施的强大动力。武冈组织专门班子,按照“以水源定规模、以规模定方案、以方案定设计”和“城乡一体、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原则,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方案》,并邀请省、邵水利专家逐项论证,决定采取“化零为整、各个击破”的办法分步实施:一是采用PPP运作模式总投资估算80304.72万元,整合城区水厂,新建3个日供水量2万吨以上规模水厂,铺设管网451.8 公里,修建8座加压泵站。具体以威溪水库为水源,扩建三水厂二期(日供水量达到10万吨),解决法相岩、辕门口、水西门、迎春亭等城市区域及湾头桥、邓元泰、荆竹、马坪等部分区域规模化供水;以大圳水库为水源新建孔家团水厂,解决司马冲、文坪、龙溪、大甸等区域规模化供水,并实现与城区并网向城区补水;以大水江水库为水源新建高原水厂,解决稠树塘、秦桥、水浸坪、晏田等区域规模化供水;以东风水库为水源新建东风水厂,解决邓家铺、双牌等区域规模化供水。二是提质改造、完善配套原有39个自来水厂涉及196个村的管网延伸工程,确保与规模化水厂管网对接。三是对规模水厂不能覆盖的贫困村,新建34处小型供水工程。四是对边远偏僻的单村独户,按照需建尽建的原则打井或建水池。 为确保方案顺利实施,武冈市又相继下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工程打井、水池、水井建设奖补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同时,制订《武冈市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各乡镇、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任务,实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层层压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配套跟进 力求实效 “百年大计,质量为先”。项目建设时刻遵循“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这一指导思想,精准实施,严格落实。一是优选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对供水工程项目编制设计报告,按程序报批;二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对规模较大的工程全部以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施工队伍,对供水管材等主要材料设备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三是邀请群众作为监督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让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自己管理自己的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果。四是在资金管理上,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市级报账制度,从招标到竣工验收均由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督;四是搞好业务资料的整理和归档立卷,办公室和4个项目组分别明确资料保管员,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 党的政策如春风,引来清水润万民。一项项惠民工程倾注着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一片深情,一股股甘甜的自来水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激荡着他们心中的喜悦。勤劳质朴的武冈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奋发向上,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武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