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前的习惯,办一场‘红白喜事’至少要持续2至3天,摆四、五十桌宴席,花费在十万元以上。其实很多村民是不乐意这样的,但是由于考虑到面子问题,大家也都随大流这么操办。”5月14日,武冈市司马冲镇田心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平说。 5月7日,田心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田心村村规民约》。在田心村刚刚通过的村规民约中,任何红白喜事酒席费不能超过350元/桌,不上高档海鲜、野味及名贵食材,尽量使用农家米酒或啤酒,即使要上瓶装酒不得超过30元/瓶,香烟统一规定在10元范围内,人情礼金不能超过200元/户,户主不回随礼。 近年来,民间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之风愈演愈烈,不仅造成铺张浪费,还加重了群众负担。去年以来,武冈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移风易俗全覆盖。武冈市各单位、各乡镇(街道)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并签订《移风易俗责任状》,与本单位所有干部职工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该市制订了《村规民约》模版,各个行政村通过召开村支部会、村民代表大会充分酝酿讨论,结合本村实际修订《村规民约》,举手表决通过,在每个自然院落显著位置上墙公布,并发放到每家每户,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遵循。各社区也按以上程序修订通过了《市民公约》。各村、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农村各自然院落、社区各居民委员会设立红白理事小组,推选红白理事会会长。红白理事会会长可由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兼任,把在当地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有一定协调能力的“五老”人员选入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喜事理事会章程,负责全村婚丧事务的操办。目前,武冈市已经签署《移风易俗责任状》5000多份,覆盖到农村村民小组和社区居委会;签署《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26000多份,覆盖所有党员干部;16个社区、299个行政村分别修订通过了《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均已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同时,武冈市直各媒体拿出版面时段,开设专题专栏,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互动访谈等形式,报道各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典型事迹和鲜活经验。各乡镇(街道办)、行政村(社区)张贴宣传标语,利用农村广播村村响平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具体要求,做到家喻户晓。 今年以来,武冈市有效刹住了红白喜事攀比铺张的不良风气,越来越多的群众不再喜欢讲排场,而是把金钱和精力放在回馈社会的公益事业上面。“老而不忘挥余热,退而不忘移风俗。坚定踏上文明路,新时代里谱新篇。”5月10日,武冈市环保局83岁的退休干部张松山也表达自己移风易俗,发挥余热贡献社会的坚定决心。张松山老人平素不喜操办宴席,坚持为老百姓做义诊,并积极倡导移风易俗。
来源:武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