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啸,病毒来袭,全城瞬间冷却。我们,屏息在家里柔软的沙发上,看窗外云卷云舒、春风涤荡,目睹视频里那群全身纯白防护服,或蓝或灰口罩,只剩一双澄澈坚毅眼睛的他们,步履匆匆往医院、往值守点、往疫情阻击第一线。
没人确切知晓严实包裹的身体下,他们姓甚名谁,但一定知道同是肉身凡胎,是他们选择在这抗疫第一线,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这是职责,更是信念,在特殊环境里沸水敢蹚,绽放了生命的价值,阐释了脊梁的定义。
“老”骥伏枥“帅”旗映辉
2月9日,大祥区“三和酒店”被指定为我市湖北返邵人员集中医学观察的定点接待酒店。入住对象为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区卫健、公安、医院、街道等各系统干部闻令而动,在第一时间内赶赴集中观察点开展全方位接待服务工作。
2月24日,三和酒店采访间隙,脱下防护帽后,看见晶亮光头的肖和勇眼里布满血丝,一身上下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他是区卫健局副局长,五十多岁,临近退休,人称“肖老”。平常坚持散步与慢跑锻炼,身板健朗。可惜现在无法兼顾了。在我面前,他夸张地伸腰抖腿,侧着头笑笑说“我身体是不是很结实”。
我却感受到“肖老”的疲惫和虚弱,眼睛里的血丝、臃肿的身材将他“出卖”。
截止区委疫防指下令撤销该点的2月24日,该酒店共有59名返邵隔离观察人员在此隔离居住,委派到点的服务工作人员,围绕这个群体开展日常消毒、物资保障、相关单位协调办公、情绪疏导、咨询解惑等各项工作。每一天的平常工作,需要按程序细致到位,必须亲密接触的环境,存在着巨大被感染的风险。作为三和酒店的防控小组具体责任人,“肖老”必须像家长一样关注全局、统一安排。这半个月时间,360个小时,他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一分钟,每天和衣而睡,手机日充电3次以上。
“大祥区有很多在一线疫情防控的英雄们,他们是最棒的,多关注他们”,看着身边秩序井然忙碌的工作人员,“肖老”如是说。
女本柔弱抗“疫”则刚
瑞特店于2月11日开始接纳返邵隔离观察人员。采访当天与刘卫平见面后,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都在努力,很辛苦,但得坚持下去”。作为工作队抽调的普通一员,她来自基层乡级卫生院,职责是对酒店内47位武汉返邵人员进行24小时的全程服务。她每天的工作时间与流程如下:8:00,逐一到各个房间配送早餐,测量体温;10:00,针对所查情况上报负责人,提出工作意见;11:00,对特殊类个人进行对接咨询;12:00,上楼、下楼、再上楼、再下楼,中餐配送,测量体温;13:30,嘱咐工作对象进行午休,检查有无其它情况出现;15:00,对遗漏工作进行补缺完善,晚上18:00后,重复晚餐配送、体温测量、处理其它突发性事件,直至晚上22:00,稍才平稳。
22:37,刘卫平接通了9岁儿子的微信视频,小家伙在视频里一脸落寞并嗔怪:“妈妈,你怎么满头大汗的?你到底要不要回家了?”
刘卫平避开视频,眼圈发红,对我说“我非常想孩子”。此时,窗外霓虹灯闪烁眨眼,初春的风如母亲的手一般,轻柔抚过。
共克时艰家国情怀
钟叔元,大祥区检测救治类网格员,现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77酒店内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他的工作重点是对武汉返邵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记录,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安抚集中点医学观察人员情绪。日复一日的医学隔离,这些工作对象难免产生焦虑、苦闷而敏感的情绪,脾气较暴躁,时常出言不逊,甚至恶语相向。曾有一位医学观察对象提出回家一趟的想法遭拒后,指着钟叔元的鼻子骂“你算个什么东西,在这来来回回,有什么用,有多远滚多远”。诸如此类现象,钟叔元能做的,除了继续沟通,就是笑脸相迎,悉心教育。
他不是演员,但必须扮演公务员、家属、朋友、亲戚等各种角色。每一场工作下来,都会眼冒金星、头胀口涩。我观察到,他的茶杯从不离手,在手心来回摩挲。
我问他有哪些委屈,他淡淡地回复我“24小时值守,这里就是家,舍弃陪自己家人的时间,成全那么多家庭的温暖健康,值得”。
采访完后,我在酒店大堂翻看了所有结束医学观察回家的客人留言,清一色的感谢之词,脉脉温情如泉涌,撞击了我的心弦。仁者情怀,必胜信心,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四处蔓延。他们是这场疫情防控的见证者、参与者、经历者,历史将会忠实地记录。如果说国难战争年代,军人是民族的脊梁,宁愿献上自己的生命,那么在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又何尝不是当下的铮铮风脊。这无声的付出与坚持,比肩青山,凝化成钢铁洪流。
来源:大祥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