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好处,农村新居美如画。 "问房哪得美如许,为有党恩大似山",沐浴着"建房甘露"的困难群众享受着党和政府的"雪中送炭",一座座新居雨后春笋般立在隆回大地上。于是,人们把对联贴在新居上..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3月,隆回累计投入资金1.91亿元,完成危房改造3546户,受益人口15191人,连续两年在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县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 推行行政问责 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2008年底止,隆回县还有农村危房15300余户,占全县农村农户总户数的5%。农村危房改造,依然是摆在隆回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件民生大事。 自2009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隆回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钟义凡、县长周卫臣挂帅的工作班子,隆回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人人 确定危房改造联系点,并推行行政问责制。县四大班子联系乡镇的领导,农村危房改造完不成任务的要向县委写出书面检讨;县民政局班子成员完不成危改工作任务或验收不合格,免去相应的领导职务;县直相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不履行工作职责,影响工程进度、贻误工期导致危改工作完不成任务,免去其相应的领导职务。 该县还明确了乡镇主要领导、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普通干部职工的职责,对不尽职尽责的一律严肃处理。 打造生态民居 隆回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科学规划和整体推进,将危房改造工程打造成生态民居工程。 对危房相对集中的村庄,隆回县委、县政府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风格的原则,科学制定"五园新村"发展规划:即围绕生态畜牧业、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做文章,打造出一个个农民群众的 致富田园;以荒山、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切入点,打造出一个个绿水青山生态庭园;集中整合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按照村容整洁 、环境优美的标准 ,打造出一个个休闲农业特色庄园;把农家书屋 、生态小公园 、文化体育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纳入规划 ,打造出一个个文化乐园;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 、低保 、计生等民生项目 ,打造出一个个和谐幸福家园。 与此同时 ,隆回注重将危房改造与旅游景点的建设结合起来。小沙江镇旺溪村回家湾紧邻风景点旺溪瀑布群 ,瑶汉群众生活困苦。县委书记钟义凡将这里作为危房改造联系点 ,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 ,参与17户困难群众的房屋重建 、改造 、设计 ,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如今 ,瑶家新居已成为旺溪瀑布景点边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建立绿色通道 该县从县国土、规划、财政、民政等部门以及全县26个乡镇抽调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负责逐村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开通危房改造民情"绿色通道"。羊古坳乡赵家冲村63岁的困难户王贵发就是危房改造"绿色通道"的受益者,他一有事情就掏出联系卡给联系干部打电话,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现在,王贵发老人顺利住进了崭新的红砖房。 户户有张联系卡 ,家家签订责任书 ,是隆回县危改工作中的一个亮点。该县按照"群众申请 、村民评议 、乡镇审核 、县级审批 、签订协议"等程序 ,严把危房改造对象关。同时 ,给每户危改对象制 作"明白卡",上面包含危改户的基本情况 、政府补助资金 、自筹资金 、县乡联系干部姓名等内容。 自实施危房改造民生工程以来 ,先后有68户建房户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补助资格,杜绝了人情房和关系房。 针对危改户大多缺乏劳力这一现象,该县开展党员干部"一帮一"活动,帮助危改户解决筹集资金、组织劳力、调解用地纠纷、联系施工队等实际难题。两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为危房改造户解决各类实际困难15789起。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