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财政局舞好财政预算管理"龙头",注重基础、强化监管,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促进全县财政工作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促发展"目标。前不久,全市财政预算工作现场会推介了该县的典型经验。
培植财源 强化收入预算 隆回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该县积极培植财源,安排1.4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基础产业、重点财源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项目528个,引进资金40多亿元,扶持了一批重点企业,规模工业企业增势强劲,拉动了全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同时该县把握财税政策,分析税源,准确测算分配收入任务。对年初收入任务的分配,一方面优化收入结构,另一方面结合重点税源,准确分配全县财税任务。该县还严格监管财政专户的非税收入,实行预算内外收入统筹。从"综合预算、收支挂钩",实现"内外合并、统一管理",弥补预算内财力不足和地方性津补贴缺口。
细化支出 严格预算执行 该县注重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细化预算。在部门预算中将支出细化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统筹预算内外财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有保有压,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优先保障人员经费和社保、教育、农业等重点经费支出。
该县对财政收支的预算执行实施严格监管。从收入的征管、经费的归口、指标的下达、经费的核拨、年终收入的签证、年终决算的指标清理、年终决算的政策指导、财政财务收支的总结分析等进行全方位监管,着重加强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经费、购置经费等重点支出项目监管。该局还安装"E财"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和部门预算软件,对局机关各股室、县直各预算单位、乡镇的收支执行信息的掌握更加快捷、准确,强化乡镇预算约束力,加强支出的计划性,使乡镇财政预算更趋合理,提高预算执行监管水平。
完善体制 增强乡镇财政活力 该县认真把握财税政策,调整乡镇财政体制,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分担,超支不补,节余留用,自保平衡,一年一定"的收支包干为主体的管理体制。
通过调整体制,财力向乡镇倾斜,确保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三农"政策的落实,提高了基层政权的保障程度。2007年、2008年该县增加乡镇投入1547万元、2995万元,增长42.3%和82%,同时县财政安排3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对消赤减债、增收节支、财源建设等实行奖补政策。对乡镇当年新增工业项目税收单列,实行比例返还奖励。针对国土体制上收后一些小额和零散税收代征代缴难以到位的情况,该县在26个乡镇开展清理税收专项行动,增强乡镇财政活力。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