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二月,春寒料峭。然而,隆回县的村村寨寨洋溢着社会和谐、人民安乐业的祥和气氛。说起隆回县的发展,隆回县委书记钟义凡是一语破的:新型工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得益于一支纪律严、作风正、素质高的干部队伍。
的确如此,2月28日,全市唯一获得"省干部作风建设先进县"的隆回,隆回县域经济一直保持着11%的速度递增,30万余名特困农民在干部的扶持下脱贫致富..在日前省直机关从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公开选拔副处级实职领导干部的活动中,隆回有4名乡镇党委书记脱颖而出,成绩均位于省委列为考核录用对象的前60名,成为全省入围人数最多的县。一组组数据、一件件事实都是隆回县委、县政府正干部作风、强干部素质、促经济发展的很好写照。
求真务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时事在变,形势在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是否持续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干部队伍作风实不实。于是,隆回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一方面用科学的考核机制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5年来,该县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健全了目标管理、行政效能、优化经济环境等一系列考核考评制度,建立了县领导考评、群众督评、集中测评、单位考核、组织考核和人大述职、政协问效、纪委述廉的新机制。凡是年度称职票数不过半的一般干部一律诫勉谈话,领导干部一律就地免职,民主推荐得票不高的一律不予以重用。该县已有8名副科级以上实职领导由于称职票不高先后被免职。另一方面用严格的纪律约束推进干部作风转变。5年来,该县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切入点,先后出台了《隆回县党政干部"七条禁令"》等4个作风建设文件,强化纪检审计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用纪律来规范干部的作风和行为。与此同时,该县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县委督察室经常对干部作风和单位效能进行巡查。5年来,全县共开展干部作风巡查21次,作风讲评4次,并对25名作风不实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干部作风正,经济环境自然优。去年,该县荣获由搜狐网等主流媒体举办评选的中国2008"最佳投资环境城市奖"。凤择良木而栖。200多家内外资企业纷至沓来,在隆回投资置业。中建材南方公司的代表们在隆回考察投资环境时,被县长周卫臣务实的作风折服。去年,该公司投资2.6亿元收购隆回雪峰水泥公司,组建了南方公司隆回水泥公司。
人文关怀,锤炼干部整体素质
锤炼一支作风正、素质强的干部队伍,不仅需要有铁的纪律,而且需要人文关怀。该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全县广大干部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领导们的关心。
为解决干部继续教育学顾之忧,该县投资1000多万元对县委党校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每年还安排56万元的干部培训专项资金,由县委党校统一调度使用。同时,该县分期分批选送中青年干部去省、市各级党校集中学习,或去省直单位跟班学习,或去浙江等发达省市挂职学习。一系列饱含着感情、饱含着关心的温馨措施激发着全县每一位中青年干部的学习热情。该县先后选派了92名优秀中青干部到省、市各级党校参加处干班、科干班、中青班学习,28名优秀中青干部到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跟班学习,24名年轻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直经济工作部门负责人到浙江台州地区挂职学习。这一批干部不辱使命,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发挥着"经济大使"的作用,共引进招商项目15个,新品种22个、新技术100余项。六都寨镇党委书记幸勇到浙江台州挂职回来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全镇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该镇星星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邵阳市的示范样板,2007年7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隆回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时,对星星村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干部素质的提高,培养是前提,选拔使用是关键。该县总是按照和落实省委书记张春贤"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扎根边远山区和基层的人吃亏、不让能扎实干事的人吃亏"的具体要求,公平公正地把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综合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把一批长期扎根在边远山区和基层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近年来,该县有5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12名县直机关负责人被提拔到县级领导岗位上。如长期扎根基层,带领群众把一个小、破、旧的小集镇建设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的示范样板、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的金石桥镇党委书记胡芒权,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力举提拔担任副县级干部。
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该县先后有4名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在历次公开选拔中,走上处级领导岗位上;52名中青年优秀干部在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分别被选拔到省、市机关或外省工作。
注重发展,提高干部驾驭能力
隆回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在交通、资源和区位上不具有明显优势,隆回县域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资源加工和固定资产投入拉动。随着资源优势被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所取代,加之全球经济危机,隆回经济的发展,不可回避将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
审视自己,隆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牢牢抓住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这一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把全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推上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放手让广大干部到部门、乡镇担纲理政,搏风击浪。县委、县政府采取抓规模培训、抓实践锻炼、抓公开选拔等措施提升全县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驾驭能力。全县共举办培训班85期,在职的副科级领导干部人人都参加了一次以上的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等理论知识培训。
一子活全盘活。近年来,该县共引进项目325个,实际引进资金52亿余元。特别引进央企中建材南方公司、湖南建鸿达公司、山东森麒公司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加盟建设,带动了产业发展,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今,该县已发展规模工业、农产品加工企业419家。2008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企增加值9亿元,税收6000余万元,两年翻了一番多。培育了建材、造纸、食品和金银花、烤烟、龙牙百合等10大特色支柱产业,其中金银花种植面积18万亩,年生产、加工总产值4亿余元。
新型工业的崛起、农业产业凸现特色。不仅折射出县委县政府决策者们驾驭市场经济的睿智,同样折射出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全县广大干部个个是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岩口铺镇党委书记颜和平、石门乡党委书记聂庆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颜和平与农民同甘共苦,大力发展烤烟生产,做大做强烤烟产业规模,使之成为岩口铺镇农民致富的朝阳产阳。去年,该镇烟叶生产能力超1万担,为全镇农民增加收入500余万元。聂庆龙同样如此,把农民的致富视为自己从政的第一要务,率领石门乡人民大力发展"猪、沼、菜"等生态农业产业,其经验,国家农业部作为典型推介。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