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 邵商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 隆回县
周玉祥陪同原中共隆回县委书记、省党史联络组成员王润民一行考察隆回
时间:2007-06-11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6月9日至10日,原中共隆回县委书记、省党史联络组成员王润民一行在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周玉祥等陪同下,视察他曾经战斗(王润民进入隆回时,隆回仅解放了南面乡镇,北面六都寨及其以上地区尚未解放,王润民参加了隆回北面的剿匪战斗)和工作过的隆回。

王润民,生于1927年,天津市蓟县人,读小学时就参加抗日活动,13岁时担任区乡儿童团长,1944年正式参加革命,1946年至1949年在冀东区中共青平县委宣传部工作。1949年随军南下,是最早进入隆回的南下干部之一。

1949年元旦,毛主席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同时向人民解放军和解放区的广大干部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根据这一战略方针,党中央决定从老解放区抽调一大批地方干部随军南下,到新解放区开展工作,建立政权。

第一届隆回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班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组建于北方的。安排进入隆回县的干部是88名,他们主要来自胶东、冀东、河南和京、津、唐等地区。于1949年10月15日和16日分两批进入隆回,王润民与其他同志于10月15日进入隆回,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三区(当时隆回共分三个区,三区相当于今小沙江、金石桥、司门前一带,区公所设司门前)区委书记。1952年担任隆回县人民政府县长,1953年至1956年担任中共隆回县委书记。

6月9日上午11点左右,省党史联络组成员王润民、简洁中、丁耀一行在原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党史联络组副组长尹文武、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彭仲文等陪同下,冒着倾盆大雨来到隆回,中共隆回县委副书记周卫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周玉祥、副县长夏亦中从抗洪前线匆匆赶回来,向老领导汇报工作。王润民介绍说,他们此行的目的有三,一是看看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二是听取县委党史工作和党史联络工作汇报,三是就50年代隆回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座谈调研活动。

9日下午,在恒丰宾馆七楼会议室举行了党史工作和党史联络工作汇报会和座谈会。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周玉祥、县政协原主席县党史联络组组长杨第美、县委办副主任欧阳利人、县史志办主任肖时珍、原县委书记简运河、原县人大主任刘国隆及王润民在隆回工作时的老部下李绍生、罗承剑、邹宗尧和欧阳梅先、党史办全体干部等人参加了汇报会和座谈会。

县史志办主任肖时珍向老领导汇报了隆回党史工作和党史联络工作。肖时珍就三个方面军进行了重点汇报。一是县委重视党史和党史联络工作。近年来,隆回县委对党史和党史联络工作日益重视,基本上做到了会议有议题,经费有保障,力量有充实,确保了领导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2006年以来,隆回县委常委和县委党史领导小组先后5次专题研究地方史的编纂工作,隆回县政府常务会议先后3次专题研究党史和党史联络工作的经费问题,基本上做到有求必应。县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过问党史和党史联络工作,从过去被动听党史变为现在的主动问党史,并明确答复哪怕县财政再困难,也要保证党史工作经费。二是党史和党史联络工作扎实有效。党史资料征集取得新进展,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措施收集党史资料,取得了显著成效。地方史编写处于全市先进地位,党史正本第一卷的初稿成为全市的样板工程,党史正本第二、三卷编纂工作已进入资料查阅阶段。党史专题研究卓有成效,基本上做到了年年有专题,每个专题有成果。隆回人民抗日战争损失的专题调查,经过三年艰苦调研,形成了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红军长征过隆回的史料调查,增补新史料2万余字,图照18幅。彭述之思想专题研究,取得初步成效,现已形成《彭述之年谱》初稿3万余字。白天将军专题研究,发表了研究成果《弃暗投明的白天将军》,填补了白天将军的记载空白。对当代党史人物主动进行研究,在《湘潮》杂志发表了欧阳恩成的传记文章。党史联络活动丰富多彩,党史联络组每月召集一次会议,认真审读地方史文稿,积极撰写回忆文章,每年度组织一次考察活动。创新工作思路,认真编写好党委工作纪事,将党委工作纪实以《大事记》的形式载入《隆回年鉴》,并每月汇总发布党委工作纪实。党史宣教工作效果良好,配合县委和上级主管部门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70周年系列活动。汇报完后,肖时珍还向王润民一行赠送了一套两册《隆回县志》。

王润民在听取汇报后指出,中共历来重视历史研究,尤其重视党史工作,毛主席多次指出,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从中得出经验教训,以利于现实工作。王润民对隆回县扎扎实实开展党史工作和党史联络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称赞隆回党史部门的老同志和工作人员甘于清贫,坚持为党和人民写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地方党史,为县委领导决策提供历史借鉴,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参考资料,为教育后人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教材。

工作汇报会结束后,随即举行了座谈会。王润民介绍说,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党的历史研究部门,要从历史角度提供经验与教训,积极撰写资政报告,供各级领导参考。针对隆回实际,王润民要求大家结合亲历亲见亲闻谈谈隆回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情况。

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

邹宗尧在座谈时谈了隆回金石桥镇某地有一个两个高级社是群众自发搞起来了。李绍生谈到了当时的落马乡某地因为通过互助组调整出了劳动力,修建了一个水库,解决了全乡的水利问题。罗承剑谈到了横板桥镇某地通过互助组的形式,节约一部分劳力搞副业。刘国隆把农业合作化和当代农业作了一番比较,对当代农业表现出来的问题深表忧虑。简运河谈到了农业合作化表现出来的优越性。

王润民、简洁中、丁耀、尹文武等对老同志座谈时谈到的问题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座谈时不时插话询问细节,了解详细情况。王润民要求老同志回顾当时隆回合作化运动的情况,并以专题的形式写成资政报告。简洁中提醒说,隆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能否从这个角度思考并着笔。丁耀希望在座的老同志参加了合作化哪个阶段,就哪个阶段进行回顾与总结。丁耀还指出,隆回的合作化运动有点有面,完全可以写出有价值的资政报告。尹文武提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写典型,把口子开小一点,从小处着笔,写深写透,即所谓解剖麻雀;二是体裁形式可以用个人回忆录的形式来写,也可以几个人联合起来写,或集中写一个综合性材料;三是要根据实际实事求是地总结试验教训,成绩要肯定,教训要分析。尹文武还强调,写资政报告要能说明问题,对领导决策有帮助,起到应有的资政作用,如隆回的合作化运动之所以取得完全成功,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可忽视。杨第美谈到,合作化运动在隆回党史第二卷里将做一章专门介绍,目前的资政报告要写几个专题,如互助组专题、初级社专题、高级社专题。

6月10日上午,早餐后,王润民一行参观了隆回的城镇建设。王润民一行先后参观了九龙广场、沿河大道、方大公园等,隆回县建设局局长陈长虎介绍了有关城建情况。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周玉祥特意陪同王润民参观了县委办公室办公楼。该楼是当年在王润民直接领导下,于1953年春仿照邵阳地委党校办公楼式样建筑而成。1953年,修建好县人民文化宫(地址在今九龙广场)后,为了建设一座新式、美观、坚固的县委办公楼,时任县委书记的王润民派县委副秘书陆文起考察全地区建筑,陆文起走遍邵阳市全城,最后看中了邵阳地委党校办公楼式样,即向他们要了该楼的设计全部图纸和施工要求(节省设计费1500元)。经县委同意后,由邵阳建筑公司承建,仅用100天,即修建了这座两层八角形的砖木结构办公楼。该楼建成后,号称县委第一楼,为县委的办公地点。在该楼前,王润民回忆说,他在八角楼端(即今鞠晓阳书记办公房处)办公,隆回县委议事在中间(即今县委常委会议室)。王润民对周玉祥说:“想不到解放五十多年了,隆回县委还在当年的办公楼里办公,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真是不简单!”王润民还在办公楼前留影纪念。有趣的是,王润民参观完办公楼后正要走时,偶遇了当年的老部下罗承虎(曾任中共隆回县委统战部长),两位老战友亲切握手,共同回顾当年的艰苦岁月。

参观完后,王润民一行将去洞口指导工作,周玉祥等坚持要护送到隆回西大门南岳庙地段,被王润民等婉言谢绝。令人感动的是,将来隆回时,王润民就给县史志办主任肖时珍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不要在职领导陪同,以免影响其正常工作,二是吃饭时菜要清淡些。应肖时珍请求,王润民还带来了当年的一些珍贵照片交由县史志办扫描保存,为隆回党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

联系人: 县委党史办罗斌联系电话 :8232919联系邮箱:

====================================================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www.shaoshang.cn,All Rights Reserved. 邵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