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隆回县第二部县志首发式会在县委大会议室成功召开。
会议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玉凡主持,隆回县委副书记周卫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周玉祥、县政协副主席周玉其、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阳黎、县政协原主席县志主编杨第美等在主席台就座,全县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机关、省市驻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首发式,参加首发式的还有县志编委会成员及县志编辑部成员。县委副书记周卫臣发表重要讲话,隆回县志主编杨第美汇报了修志工作情况。
周卫臣在讲话首先说,第二部《隆回县志》的出版问世,是隆回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隆回文化建设和史志工作的一项硕果。并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隆回县志(1978—2002)》的编纂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隆回县志编辑部的全体成员和为县志编纂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周卫臣在讲话中说,修史编志是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9月,隆回县人民政府遵循“党委领导、政府主持、部门配合、专家修志”的工作体制,决定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做出公开招标承修第二部隆回县志的决定,并在《经济日报》上刊登招标公告。2003年2月底,由县四大家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评标小组经过认真评议,反复比较,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从6份标书中确定了综合能力最强、实施方案最切实际、承包价格最低的单位中标。随后,隆回县人民政府与以杨第美等5人组成的编纂中标方签订了续修县志承包合同。2005年底,第二部县志最终定稿。2006年8月,第二部县志成功出版。
周卫臣在讲话中说,按照市场运作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修志,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得到了省、市史志部门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实践也进一步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举。隆回县第二部县志无论从质量上还是速度上都是最好的、最快的。市志办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一致认定《隆回县志(1978-2002)》达到了优质标准,评为市一等奖。省志办的领导和专家也对隆回县的第二部县志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多次在全省推介。
周卫臣在讲话中向与会者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各单位积极购买县志,全县所有副科以上领导要求做到人手一册。二是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阅读学习使用县志。修志贵在致用,编修志书的目的是存史、资政、育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用好了,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爱国主义和优良传统教育,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建设隆回,首先要认识隆回,不仅要认识隆回的今天,还要认识隆回的昨天。而解读隆回历史和现状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隆回县志》,只有认真阅读《隆回县志》,才能较快速地了解隆回发展的历史轨迹,才能更好地谋划今天隆回的蓝图。三是要求切实做好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宣传落实工作。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把《条例》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依法推动隆回县地方志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周卫臣在讲话中强调编修县志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上一部县志完成之日就是下一部县志的启动之时。县志一般20年左右编修一次,那么平时我们就通过编纂年鉴来积累县志资料。并针对2006年卷《隆回年鉴》的编纂情况进行简短总结,表扬了县人大办、县农业局、县委党校等单位撰写了高质量的年鉴稿子,批评了极个别单位存在敷衍塞责的现象。针对个别单位在年鉴发行中讲价钱,讲条件,打折扣的现象,周卫臣强调,这种情况,以后不能也不应该出现。
最后,周卫臣在讲话中强调,希望各单位各部门关心支持《隆回县志》和《隆回年鉴》,认真思考隆回的历史,积极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能悉心研读《隆回县志》,向昨天要经验,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动力,团结携手,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县政协原主席、县志主编杨第美在会上介绍了第二部县志的编修情况。杨第美介绍说,隆回县人民政府2002年正式启动第二轮修志方案,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编纂班子,并随后召开了全县修志工作动员会,隆回县政府与有修志任务的98个县直单位和26个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将提供县志资料纳入各责任单位2003年双文明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至2003年9月,共收集资料一千万余字。2003年10月,隆回县志初稿进入总纂阶段,年底完成初稿送县政府审阅。2004年4月完成评议稿,送省市有关单位审阅。2004年6月,先后召开县级和市级评议会。2005年一季度,编辑部根据评议意见,进行重大修改,形成送审稿。2005年10月,根据省、市、县的终审意见,编辑部对志稿再次搜集补充资料,并经多次修改,2005年底最终定稿。杨第美说,在全县人民的广大支持下,经过三年艰辛劳动,终于向县人民政府交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
联系人: 县史志办联系电话 :8232919联系邮箱:
====================================================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